《都挺好》大結局“神轉折”
前一秒恨得不行,后一秒哭得稀里嘩啦
《都挺好》大結局“神轉折”
“許多人認為這劇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在我的解讀中,它只是個悲傷的現實……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經常和愛與和解擦身而過,而很少真正得到它們。”3月25日晚,被觀眾譽為“最成功國產家庭倫理劇”的《都挺好》迎來大結局,之前在家庭生活中受盡委屈的明玉選擇放棄事業陪伴父親度過最后的時光,在觀眾和網友們中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盡管有不少人認為編劇“強行洗白”,而更多的網友給予了理解,而主演姚晨 也在微博上和網友們分享自己的心得,贏得諸多贊同。
觀眾前一秒恨得咬牙
后一秒哭得稀里嘩啦
《都挺好》的開篇中,
在大結局中,父親
不少網友認為,如此“神轉折”的劇情是“強行洗白”,若不是該劇主演演技全員在線,突然轉向的劇情很難有說服力:“每兩人對戲都是1+1>2的效果”,“蘇大強前一秒恨得不行,后一秒讓我哭得稀里嘩啦,如此‘分裂’的人設,還真是讓人難以消化。”也有部分網友坦言《都挺好》的結局只存在電視劇中,“因為藝術永遠比生活美好,誰能在生活里如此容易的放下,真實的都挺好背后是無數人含淚吞下的無可奈何和無計可施”。
不過,也有更多人在真情實感的代入感面前“敗下陣來”,對于明玉辭職陪伴父親的選擇表示理解和認同。比起“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網友們更愿意主動在“玻璃碴里找糖”,在過往劇情中尋求父女間達成諒解的情感基礎,給出了多種解讀:“蘇大強在家里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在孩子面前沒有父親的權威,但不代表他對兒女就沒有一點愛。”“蘇大強忘記了所有,最后只記得對女兒的虧欠。”許多網友們都認為,“雖然團圓結局有些俗套,但這也是明玉希望得到的親情,她從小缺失渴望的親情,在父親失憶這一刻得到了。”
觀眾有共鳴,
真實的生活無法“錙銖必較”
不少《都挺好》的觀眾同時也是原著小說的“書粉”,都知道書中的結局并非劇版這般溫暖。但意外的是,劇版對原著進行了顛覆色彩的二度創作,卻意外地并未引來“原著粉”的非議,相反觀眾們都試圖站在理解的角度來看待這一改編。許多曾對和解結局持質疑態度的觀眾們,也對大結局表示了認同。網友“西西西西喜歡你”表示,“改成這樣挺好的,人性本就復雜,親情有時愛恨交加。”網友“焦糖湯圓哇”則表示,“謝謝這部劇讓我想要與自己和過去和解。”
蘇明玉的扮演者姚晨也在大結局后第一時間發微博感慨,“許多人認為這劇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在我的解讀中,它只是個悲傷的現實。”姚晨的解讀,也在某一方面道出了這一結局順理成章的原因所在。“蘇大強在失憶后才找回了父愛,而明玉終于釋放出的愛,卻再也得不到父親的回應。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經常和愛與和解擦肩而過,而很少真正遇到它們。面對命運的無奈,我們只能笑笑說,都挺好。”
其實,大結局中
正如網友“無鹽不加糖”所說,“人心都是脆弱的,一句惡言就能寒徹心扉,可恨累了,但凡一點火光,就會下意識靠近。決絕地切割和柔軟地靠近,說不清哪一種才是和解和救贖。”因為,真實的生活并非“有仇必報”“錙銖必較”,真實的親情也往往夾雜著五味雜陳的滋味,真實的家庭更是一筆糊涂賬。在來得及的時候彼此擁抱和表達,釋出愛與善意,或許才是和解與原諒的真正意涵,這也是《都挺好》想要傳達給觀眾們的內核。
記者梅冬妮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