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子與金子》重走長征路 老紅軍講述長征精神
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江蘇衛視幸福劇場即將于10月23日播出戰爭傳奇大劇《
《騾子與金子》再現長征精神 富大龍:“高原反應時拍激動的戲,會呼吸不過來”
騾子和金子劇情講述了在長征史詩般宏大背景下,一個小人物的革命傳奇經歷,1934年長征時期,腳夫騾子在一次江西運貨過程中,被老板欺騙無意中進入了紅軍撤退的隊伍,在湘西戰役中與紅軍失散,卻發現自家牲口上馱的是大量黃金。為信守承諾,騾子走上了漫漫的長征道路,一路追趕紅軍最終到達陜北,完成了“一個人的長征”的偉大壯舉。
為了真實的還原紅軍長征中的很多場景,整個電視劇組可以說重走了一次長征路。除了戰爭場景是在橫店影視城場景齊全、設施配套的“紅軍長征博覽城拍攝基地”拍攝的之外,雪山場景是轉場5000多公里來到新疆克拉瑪依大雪山實地拍攝了20多天。在大雪封山、千里冰凍,天氣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帶來了質感很強的畫面,對演員、主創、劇組工作人員來說,也經歷了一次長征的洗禮。在發布會上,幾位主創在拍攝過程中的一些重要資料、現場短片、劇照都進行了現場展示,演員富大龍回憶起介紹說“在高原上有高原反應,有激動的戲,自己會呼吸不過來,為了追求效果,黃曼雪山上不抹唇膏,讓嘴唇自然開裂。”
騾子與金子劇照
除了拍攝環境的惡劣,演員之間相互扶持、相互探討,結下的“革命友誼”也彌足珍貴。富大龍劇中分飾兩角,“有時候有點分裂,出現串詞的時候,多謝我的對手戲演員們,能幫忙帶入”。黃曼感謝伙伴的幫助:“富大龍會把人帶入自己的角色,很幸福,大家都會分擔自己的辛苦,克拉瑪依上雪山,都是懸崖落石,齊腰深的雪,不拉我就出不來。”
飾演紅軍首長的姚卓君說:“劇中被炸的時候,其他人都趴著,我必須站著,很多炸點就在身后,但是并不怕,對煙火團隊很信任。”現場丁子玲回憶一段雨中戲,“當時排著雨中戲,一直到凌晨亮點,身體都不停地打寒顫,但是比起富大龍他們爬雪山,這點苦就不算什么了。”而飾演彝族小姑娘的王妍之十分敬業,拍攝時劇中一段池塘沐浴戲,則沒有鏡頭前表現的那么唯美,由于池塘水有異味,劇組把她用保鮮膜裹了里三層外三層,即便如此還是有臭水進了衣服。
編劇羅宏談劇中人物“騾子是一個平凡的人,活出了偶然性”
《騾子和金子》是著名作家、評論家羅宏教授的小說作品。在文學性方面造詣很高,電視劇拍攝中如何將文學性、紀實性、傳奇性結合展現成為關鍵和難點。劇方一邊邀請作者羅宏親自指導劇本創作,一邊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在紅軍長征這段歷史進行把關。
在原型人物塑造上,長征題材走出了“指點江山”的群像方式,改從小人物的“長征之路”入手,原著作者羅宏在發布會上介紹《騾子與金子》的創作初衷時候說“我教學生,戲要從情境開始,藝術家寫被遺忘的存在,不可能的可能。騾子就是活出了偶然,就活出了自己,活出了價值。一個平凡的人,他不懂革命,但是他懂得怎么做人,活出偶然性來,這才是人生最高境界,你就永遠活在這個世界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