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錯車》將播 馬少驊變身啞父演繹溫情大愛
經(jīng)典故事《搭錯車》講述的是一對啞父與孤女之間的親情大愛。1983年臺灣電影《搭錯車》橫掃亞洲,影片主題曲《酒干倘賣無》廣為傳唱;2004年由李雪健、殷桃主演的電視劇版《搭錯車》也曾感動無數(shù)觀眾。在即將播出的新版電視劇《搭錯車》中,馬少驊 攜手關(guān)曉彤 將再度演繹這段啞父與孤女的大愛故事。導(dǎo)演羅燦然介紹說,新版《搭錯車》是很感人的溫情戲,是讓你看得很溫情、很自然地去落淚,不是把人弄得很苦、很悲的一種。
在導(dǎo)演羅燦然看來,時代一直在改變,觀眾的視覺享受也一直在改變,老東西拿出來,它只能回味,所以一定要經(jīng)過重新的包裝、重新的整理,來打造出現(xiàn)代的老百姓需要的東西。新版《搭錯車》極大豐富了孤女和啞父的生活細(xì)節(jié),增加了她嬰兒、幼年和童年的戲份,“讓父女之間的感情有了鋪墊,這才讓這對父女之間的感情即便生父生母回來都無法摧毀的”。
此外,新版電視劇《搭錯車》還增加了長大后的佟美等年輕人的戲份,將整個故事都向后推演,“一直演到2000年之后,與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更為接近。”同時還增加了啞父
自認(rèn)不是特型演員 用手“說”臺詞馬少驊挑戰(zhàn)自我
新版《搭錯車》是我國第一部以失語人來做絕對一號角色并使用真實手語的作品,劇中馬少驊飾演的男一號啞父從頭到尾全靠手語“說”臺詞。演員馬少驊曾在《走向共和》、《辛亥革命》等多部作品中扮演孫中山,《歷史轉(zhuǎn)折中的鄧小平》中飾演鄧小平,從飾演一代偉人到底層平民,還是語言失聰者,這對馬少驊的演技無疑是個巨大的考驗。
在談到接拍新版《搭錯車》的初衷時,馬少驊認(rèn)為這是一個自己專業(yè)上的挑戰(zhàn),“我把我的口封起來,我不用語言,我用手語說話,用手語展示人的內(nèi)心世界”。馬少驊說想拍出一部聾啞人的戲,真心實意地獻(xiàn)給聾啞人。此外,在馬少驊看來,新版《搭錯車》這個戲是很底層的,是很草根的。“如果我們中國的老百姓都像佟林那樣很善良、很美好、很寬容,那我們生活會更美好。”這也是馬少驊出演啞父這一角色的一個愿望。
搭錯車劇照
馬少驊自認(rèn)為自己不是特型演員,“我就是一個演員。”馬少驊說演好偉人,必須懂得老百姓的內(nèi)心世界,二者真正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演好百姓之后演偉人,是有好處的。在拍攝電視劇《搭錯車》期間,馬少驊還發(fā)生過許多讓人至今難忘的故事,他曾從陌生搬運工身上扒衣服,驚到了很多人。劇中啞父依靠撿破爛生活,日子過得很拮據(jù),馬少驊認(rèn)為他的穿戴打扮不能靠人工做舊,不然痕跡明顯,有一次“在黟縣的絲綢廠拍戲,正好有扛大包的搬運工,他脫衣服放那兒,我一看,我說這衣服挺棒,顏色、大小正合適,我就趕緊找服裝老師,我說你趕快把他那衣服買下來。”
手語成劇組標(biāo)配 關(guān)曉彤塑造“不一樣的女兒”
電視劇《搭錯車》中,除了主演馬少驊要攻克手語難關(guān),劇中其他演員也需要識別手語。經(jīng)常和啞父對戲的趙亮 、張建新等,他們不僅要記住自己的臺詞,還要記住啞父佟林的詞,明白他手語的意思,甚至也要學(xué)一下手語表達(dá)自己臺詞的意思,趙亮用一場兩個老哥們徹夜聊天的戲舉例子,“兩個老哥們抱頭痛哭,但是他不能說話,我就要從一開始就自己醞釀感情,醞釀到差不多這才能哭,因為他跟你沒有交流,他不能給你刺激,沒有語言來感染你,只能靠自己來調(diào)整,這部戲就苦在這。”實際上,片場用手語“說”臺詞難,就連剪輯師都要不得不去學(xué)手語,要不然剪輯都困難。導(dǎo)演羅燦然總結(jié),“拍這一部戲,較平常要付出三四倍的辛苦。”
劇中孤女小美的演員根據(jù)年齡段先后由四個小演員出演,戲份最大的青少年小美最終確定為《無極》中飾演“小傾城”、《一仆二主》中和張嘉譯飾演父女的關(guān)曉彤。導(dǎo)演羅燦然說,“關(guān)曉彤很有靈氣,而且她演的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女,如果找一個大點年齡的來演又不像,找比較小的也不可能,我們要找到這個年紀(jì)的、演技又好的演員,海選了一圈,最后才敲定了關(guān)曉彤。”
“國民女兒”關(guān)曉彤在談起自己劇中的角色時說,“首先從家庭背景到人物性格,還有她的爸爸,都跟以往女兒的角色不一樣”。雖然她以前都演的是那種很外向的角色,但是拍《搭錯車》時,“只要找到遇見陌生人的那種感覺就對了,就是平常遇見陌生人的時候,就比較安靜的那種”。所以關(guān)曉彤認(rèn)為,劇中自己飾演的小美“整個就跟以往是一個反差,走的另外一條路線。”
相關(guān)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