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至》影視配樂人陳筱舒,不愛練琴的小孩,長成音樂的魔法師
網友評論
由
陳筱舒小時候因為不喜歡照著琴譜練琴,在隨性的彈奏中培養了對于原創和即興的樂趣。伯克利電影配樂系畢業后,陳筱舒又考入南加大電影配樂專業并完成了她的碩士學位。在上學期間由她配樂的短片《玉蝴蝶》提名亞洲電影人電影節并獲得最佳原創電影配樂。此后,陳筱舒進入好萊塢的電影配樂行業并先后在數位配樂大師旗下工作,在成熟的工業體系和創作環境中不斷實踐和提升。
不滿足于只為國外影片配樂,陳筱舒想為本土的電影寫自己的音樂,盡管當時國內影視行業對配樂的認知度還普遍不高,但她毅然決定回國發展。陳筱舒回國后參與制作的第一部院線電影《東北虎》,斬獲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配樂廣受關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不期而至》,更是印證了陳筱舒對于文藝和商業作品的雙重把握能力,配樂再次收獲好評。
觀眾的喜好是很主觀的,但創作者的心一定要非常真誠
「一個創作者,從不以迎合觀眾主觀喜好為驅動力,但必須堅守客觀的本心去完成創作。」
Q:談談最近開播的《不期而遇》吧。制作這部戲是最大的難度在哪里?最快完成的曲目是哪首?
陳筱舒:《不期而至》的閆宇彤導演對于創作是非常精益求精的,在這部劇里,有很多段落我們都用了電影的對點寫法。國內電視劇的集數相對國外劇集都更長些,所以音樂的量很大。制片人唐海巖老師也非常在意制作的品質,創作的量大也意味著后期音樂制作的量也非常大。一百多分鐘的配樂和四首歌的創作壓力讓我在幾個月內長胖了十多斤。后期的制作我們也盡量保持了好萊塢工業化制作流程,全部的配樂錄音都由布達佩斯電影交響樂團和美國兩位提琴手聯合錄制。制譜,裝訂,混音等等一步都不少,也辛苦了后期音樂組的小伙伴們。第一次交給導演的是配樂的主題,歌曲《有你的夢境像流星》和《軟禁記憶》,大家一致很喜歡。后面的兩首歌《燃燒一場》和《與你無關》的旋律跟導演磨合了一陣子。觀眾的喜好是很主觀的,但創作者的心一定要非常真誠。《不期而至》是可以刷很多次的劇,希望大家能喜歡。
Q:您制作的電影《東北虎》配樂大受好評,有網友稱贊道“蕭條的鶴崗被配樂點綴的有一點浪漫和可愛”。您是怎么看待這些褒獎的?又是如何看待不同的聲音的?
陳筱舒:配樂不同于獨立寫一首歌,配樂不是凸顯自我,更重要的是服務于故事和導演的意圖。《東北虎》是一部非常具有藝術價值的電影,也是我回國以后制作的在大銀幕上映的第一部電影,我對它有很深的感情。可能因為我也是東北人,所以在跟導演溝通時很順利地就能理解彼此。耿軍導演希望配樂像一個角色一樣存在。也可能是因為鶴崗的人和環境就是很可愛,有一種獨特的浪漫吧,我只是用音樂把他們講述出來。當然,喜好也是很主觀的東西,我也聽到一些朋友說覺得《東北虎》的音樂放的過多。但對于主創團隊來說,每段配樂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是反復討論修改的結果。總而言之,看到觀眾朋友開始關注配樂、討論配樂,我非常開心。
亂彈中學會了即興創作,感性下確定了職業方向
「她不是循規蹈矩的人,全憑著興致與熱愛確定了職業方向,胡亂彈琴的小孩變成音樂魔法師。」
Q:您是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配樂系碩士,同時獲得伯克利音樂學院電影配樂/流行音樂寫作及制作雙學位學士,是什么契機讓您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電影配樂?
陳筱舒:在澳洲讀高三的時候我們要提前修學分,其實那時候還在糾結將來是要學法律還是作曲。小時候學鋼琴特別不喜歡練琴,媽媽看著我每天練三個小時,反正她也不知道我彈的是什么,我就胡亂彈自己覺得好聽的旋律,彈夠三個小時就行,就這樣把即興練出來了,自己沒事會寫一些小調調。我又是個缺乏理性,感性十足的人,就選擇了作曲。一開始,我還不知道什么是電影配樂,只是很喜歡音樂,努力考入了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學習古典作曲,那里學的都是比較實驗性的音樂,只是覺得和我的想象不太相同。直到偶然一天在圖書館里,電腦隨機播放了埃尼奧.莫里康內和久石讓的音樂,我是真的聽哭了,便上網查到他們寫的叫電影配樂,從此愛上了它。而當時全世界唯一授予電影配樂本科畢業證書的就是伯克利音樂學院,我毅然決然參加面試考試,從紐約輾轉到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開始專門學習電影配樂。
Q:您參與的第一部作品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幕后故事嗎?
陳筱舒:我參與的第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應該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六個人要一起完成一部默劇電影《The Last Laugh》的創作,我們還要指揮樂團在舊金山國際默劇電影節上演奏自己創作的段落。那是我成長中很值得紀念的一部分,通常電影音樂在錄制時,所有的樂手都是會帶著耳機聽節拍器的,指揮的情緒當然很重要,但節拍器的存在會讓大家覺得很安全。然而在默劇電影節上,我們要躲在大屏幕下實時演奏,當時是無法在現場使用節拍器的,每個樂手都要完全依賴于指揮。在此之前,我是完全沒有指揮經驗的,所以在第一次排練的時候,緊張的手不聽使喚,一會快一會慢的,樂手們就真的隨著你指揮的速度一會快一會慢的。那一刻,我覺得特別神奇,好像指揮的人都會魔法。我也愛上了指揮,從此,我所有的電影音樂錄制也都是由自己來指揮。
回國做本土化,將國內的開放性與好萊塢的工業化融合
「工業化流程的按部就班,還是開放性創作的自由發揮,為中國影視配樂找一條更好的路」
Q:您此前參與過多部好萊塢電影的音樂制作,相較于更加工業化的好萊塢制作流程,您與國內的制作流程最大的區別在哪里?有哪些可以互相學習借鑒的地方嗎?
陳筱舒:好萊塢的制作流程相對成熟一些,從前期音樂編輯的介入,溝通,到創作后期音樂的配器師,制譜,裝訂,錄制等等,導演和配樂人都會按部就班完成每一步。配樂大體系里的每一個角色都是至關重要,很受人尊重的。然而國內的流程會更自由一些,導演大多會配合和尊重創作者的習慣。國內優秀的樂手和音樂人非常多,錄制也很方便。國內外各有各的好處,在跟好萊塢的樂手朋友們聊天的時候,他們也談到了希望少受一些團體的限制,能更自由一些。在國內,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對配樂體系里的每一個工種和角色,比如音樂編輯,配器師等等,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不但能讓更多的音樂人找到自己舒適的角色,也能讓制作過程更有效率。
Q:短片《玉蝴蝶》獲美國“Asians on film"亞洲電影人電影節獲得最佳原創電影配樂提名,您在制作完配樂后會有這個預期嗎?
陳筱舒:《玉蝴蝶》是崔睿導演的USC碩士畢業作品,還在上學時他選中了我來為他的片子寫配樂。跟導演磨合的過程讓我學到很多,他的要求也很高。創作時從來沒想提不提名什么的,后來我們成為了特別好的朋友,他提交片子給電影節的時候也沒跟我說,配樂提名的時候才發信息給我個小驚喜。那時我剛決定要回國,對我來說是個激勵吧。
我不是獨立音樂人,我更想成為故事的 “說書人”
「相比起講述自己,她更喜歡講述故事本身。以音樂為媒,為影視畫面做嫁衣。」
Q:從您以往的作品來看,所涉獵的風格極為廣泛,請問您在制作時,是如何確認配樂主基調的?
陳筱舒:電影配樂就是很多風格都要了解,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有許多不同的情緒,但它的一切基調都是以故事為基礎的。電影配樂更不是背景音樂bgm,在一段音樂中,它是要根據畫面和故事的發展有許多變化的。所以我總是說,我沒辦法做獨立音樂人,我不會寫自己,我非常專注于電影配樂,依賴故事,喜歡敘事。
音樂創作對我來說不是公式,而是感受和靈感
「生活是靈感的根基,以女性影視配樂人的感性思考來創作音樂。」
Q:除了恩師Thomas Newman,在您的創作生涯中,是否也會受到其他配樂大師的啟發和影響。
陳筱舒:非常幸運在洛杉磯工作生活期間,結識了很多配樂大師和非常多優秀的配樂人。對此我非常感恩,無論是多有成就的大師,他們也愿意真誠的坐下來聽你的音樂,聊你的故事。就像Hans Zimmer在他的課程里說過的,他愿意把他所知道的一切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大家,因為他熱愛電影音樂,他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年輕人推動人類電影音樂的發展。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給我帶來啟發。音樂創作對我來說不是公式,而是感受和靈感。隨著年齡的增長,看故事,與人相處,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對我來說都很值得感恩。但從我愛上電影配樂開始直至現在,在音樂上對我影響最深的還是Ennio Morricone吧,雖然我未曾有機會見到他,但聽到他的音樂我就會感動,不管聽多少次都還會感動。我覺得他一定是個特別有愛的人,從他的音樂里可以聽的出。盡管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留在這個世界上的音樂早已讓他永恒。
Q:接下來還有什么作品會跟大家見面呢?
陳筱舒:暫定今年12月19日會有一部原創國產動畫番劇在騰訊視頻跟大家見面,是由更三動畫和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武雙姝》。這也是我第二次與更三動畫合作了,上一次合作的是去年在騰訊上映的動畫電影《枕刀歌之塵世行》,口碑非常好。這次的《武雙姝》也非常棒,它也是國內首部架空世界觀雙女主熱血戰斗番劇,采取了大膽的朋克和武俠世界觀,塑造了一個武術和槍械混戰的熱血世界。以兩位女主角為主視角,講述一個有關勇氣和尊嚴的熱血故事,也有一些關于女性主義和女性力量的思考。
在與青年影視配樂人陳筱舒的對談中,能清晰的感受到她對音樂的態度,以及女性視角下獨有的細膩思考,這些無疑會成為她創作中的巨大養分。期待未來她為聽眾們帶來更多更優質的音樂。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