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斷檔近五十年的神膽震醒記憶里的京味民俗
白紙坊,兩頭翹,獅子、挎鼓、蓮花落。這句京城傳世俗語中的挎鼓,說的就是白紙坊挎鼓。
作為北京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白紙坊挎鼓的第四代傳承人,近日,李雙義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年過七旬的他利落地挎起一面大鼓,邊演示邊用地道的京腔講述白紙坊挎鼓近500年的歷史。咚咚鏘、咚咚鏘隨著他的一番舞動,眼前浮現(xiàn)出過去老北京民間太獅靈動群舞、挎鼓響聲震天的熱鬧非凡的景象。
李雙義自幼喜好白紙坊民間民俗文化,后來進入太獅隊擔任繡球引獅人,為他恢復和重整白紙坊挎鼓種下一粒種子。經(jīng)過他數(shù)十年堅持不懈的挖掘整理,2007年,白紙坊挎鼓被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2008年,白紙坊太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幾年,在白紙坊街道和政府的支持下,李雙義一手建立起白紙坊挎鼓隊,不僅成為北京南城白紙坊地區(qū)的一道獨特人文風景,咚咚鼓聲還敲響在奧運會火炬?zhèn)鬟f的現(xiàn)場、走進梅蘭芳大劇院等京城大舞臺,驚艷亮相,獲得無數(shù)獎項。
白紙坊挎鼓為什么又叫神膽
白紙坊,就在北京城西南角,別看地方不大,文化底蘊卻很深厚。蔡倫發(fā)明造紙術后,白紙坊地區(qū)就成為北方的造紙中心,延綿了千余年歷史。白紙坊這個地名就是因元朝造紙業(yè)發(fā)達、紙市興旺而得名。從唐朝幽城到清代,方圓十幾里有二百多個坊名,只有白紙坊一個坊名保留至今,現(xiàn)如今,還保留有一條造紙胡同。晚清時候,白紙坊地區(qū)建立了官辦的中國第一座印刷廠度支部印刷局,當時白紙坊周圍的許多人都進了印刷局當工人。
李雙義說,白紙坊胡同的南口曾有一座很大的廟,叫祖師廟,這座廟原來是紙行王家出資蓋的家廟,后來捐給紙行當作行廟,廟里供奉著蔡倫。這座廟的南面有一個小戲樓,在戲樓與正殿之間,有一塊寬闊的空地,后來成為造紙工人練習舞獅、挎鼓等花會的場所。
早年間,逢年過節(jié)或遇喜慶大典,一些傳統(tǒng)的民俗歌舞表演就走上街頭,鑼鼓喧天地熱鬧一番。在北京,這種民俗歌舞表演形式被稱為走會或香會,白紙坊地區(qū)是香會歷史最久遠的地區(qū)之一,白紙坊挎鼓早在明、清兩代,便已聞名京城,受過皇封,有很深厚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白紙坊挎鼓,與白紙坊太獅、白紙坊天平共同形成白紙坊地區(qū)三大代表性的民間會檔。白紙坊挎鼓,又叫龍鳳呈祥神膽大鼓老會,屬于幡鼓齊動十三檔香會中的一檔,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
那它為什么又叫神膽?據(jù)《金鑾殿朝夕》記載:成立于嘉靖十三年的挎鼓會,源于明燕王掃北進京時帶過來的助軍威的戰(zhàn)鼓,因數(shù)十面戰(zhàn)鼓,聲勢浩大,響聲震天,而被御賜為神膽。
過去,在白紙坊地區(qū)的民間會檔有三文三武之說,三文是指三堂文會:茶葉老會、粥茶老會、清茶老會。三武是指三堂武會:龍鳳呈祥神膽大鼓老會、永壽長春太獅勝會、子弟同樂天平老會。當時,白紙坊地區(qū)的會檔每年都要到三山五頂走會,三山,是指門頭溝的妙峰山、平谷的丫鬟山、京西磨石口的天臺山;五頂是指東直門外的東頂、藍靛廠的西頂、永定門外的南頂、安定門外的北頂、右安門外的中頂。三山五頂中,又以妙峰山、丫鬟山的會檔為最盛。
苦心孤詣,尋找最后一位傳人
李雙義生在天橋,長在白紙坊,從小對挎鼓有著深厚情感。小時候逢年過節(jié),白紙坊走會,有唱的,有舞的,敲敲打打,非常熱鬧。我們小孩就跟在后邊看,從櫻桃園追到白紙坊,再從白紙坊追到櫻桃園。我小時候尤其對挎鼓情有獨鐘。李雙義說。
從學校畢業(yè)后,李雙義進了印鈔廠工作。因為年輕時候練過武術,又喜歡踢球,腿腳利落,1965年,白紙坊太獅的傳人劉德海先生吸收李雙義進入白紙坊太獅隊,擔任繡球帶獅人。那時候因為人員分散、資金問題等種種原因,白紙坊挎鼓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我就想,要是挎鼓能夠恢復該多有意思!后來,在跟著獅子隊活動的過程中,想要恢復挎鼓隊的念頭變得越來越強烈,平時只要有空,李雙義就四處找線索琢磨這事。
三四十年轉(zhuǎn)眼過去,一個偶然的機會,李雙義得知國家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下發(fā)了通知,對那些瀕臨失傳的傳統(tǒng)民間技藝、手工制作、民俗文化等項目進行搶救性保護。他立刻跑到街道,跟相關領導說起恢復挎鼓的想法,沒想到雙方一拍即合,2006年春節(jié)一過,白紙坊街道就成立了白紙坊挎鼓申遺小組,我負責撰寫申遺報告。當時興奮極了,下決心一定要深入了解白紙坊挎鼓的由來始末,恢復白紙坊挎鼓。
對于一項已經(jīng)斷檔近50年的遺產(chǎn)項目,撰寫論證報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一沒有當年挎鼓人的任何信息,二找不到挎鼓所使用的任何器物,三沒有關于挎鼓的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李雙義當時和申遺小組的人一起琢磨出五個辦法:一是在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尋找白紙坊挎鼓知情人;二是在白紙坊轄區(qū)組織70歲以上老人座談,聽他們口述白紙坊挎鼓;三是主動出擊,尋訪白紙坊挎鼓到過的區(qū)域;四是向北京的民俗專家請教,厘清白紙坊挎鼓的歷史淵源;五是到各大圖書館、檔案館,查閱歷史檔案、文史資料。
于是,李雙義他們開始了密集的收集整理工作,三下門頭溝尋找白紙坊挎鼓老藝人張青當年在村里傳授挎鼓的資料,還出人意料地找到了當年白紙坊挎鼓的老鼓譜《彩云追月》《喜鵲登枝》《掃北戰(zhàn)鼓》《三鍋子》等鼓譜打法。
之后,他們又在東四十四條找到了當年白紙坊挎鼓最年輕的挎鼓人謝志剛先生,謝老先生的出現(xiàn)可是重大突破。從李雙義的語氣中,依然能感受到他當時的興奮之情:謝老先生是白紙坊挎鼓的繼承人。他老人家視鼓如癡,十幾歲就能背起幾十斤重的大鼓敲打,深得丁祿老先生的器重與喜愛。他給我們講述了1959年國慶時,白紙坊挎鼓參加天安門廣場的慶典晚會的故事幾十名挎鼓老會的會眾專門在圣壽寺更新了鼓絆、鐐衣、絨球等飾物,又重新油飾了鼓身,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排練。
李雙義印象很深,當時已經(jīng)76歲的謝志剛先生告訴他:1965年10月2日,白紙坊三大老會舉辦了最后一次走會活動,之后就再也沒有過了。
令李雙義感動的是,得知白紙坊挎鼓進行申遺,謝志剛拖著病體,為白紙坊挎鼓的重整恢復傾盡全力。就是在謝老先生一次次的口述中,我們再現(xiàn)了白紙坊挎鼓當年的傳承脈絡、表演風格、活動場景和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緊接著,李雙義他們馬不停蹄奔赴河北、山西,努力還原白紙坊挎鼓的制作工藝,還三次到香河尋找原汁原味的制鼓作坊,想要找回歷史記憶中的神膽。
經(jīng)過努力挖掘和整理,四易其稿,一個曾經(jīng)模糊的白紙坊挎鼓,在挎鼓傳人詳實的論證中,逐漸變得清晰豐滿起來。2007年,白紙坊挎鼓申遺成功后,街道決定恢復白紙坊挎鼓表演,李雙義擔任重整后的首任隊長,并拜謝志剛先生為師,成為白紙坊挎鼓第四代傳承人。
保護神膽,想要走得更遠
李雙義告訴記者,白紙坊挎鼓,聲勢浩大、氣勢磅礴、渾厚洪亮而且不躁不亂。白紙坊挎鼓表演時,少則十幾人,多則二三十人,由8到10面大鼓、兩對龍頭沉子、兩對竹節(jié)沉子、四副花鈸組成。每人都將鼓絆斜搭在肩上,下系一面直徑二尺七的大鼓,鼓幫子置于胯部或大腿中間,左手扶鼓,右手拿槌擊鼓,或擊鼓面,或擊鼓幫,再配以沉子、鐃鈸。挎鼓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聲勢、氣勢、陣勢是任何一檔香會都不具備的。也因此,自古就有神膽來蹲底,幡鼓齊動慶太平的說法。
李雙義介紹說,白紙坊挎鼓的表演形式分為行進式和原地式兩種。以前隨眾香會一起走會演出時,白紙坊挎鼓通常會殿后,在隊伍的最后分兩排行進。現(xiàn)在,大多是原地式表演,隊伍呈八字形,鼓在中心,沉子和花鈸位于兩側(cè)。
白紙坊挎鼓表演時,鏗鏘昂揚的鼓點,配合表演者的呼叫吶喊,氣勢豪邁。演員主要通過變換鼓的敲擊位置、力度以及節(jié)奏快慢來表現(xiàn)技巧。比如敲擊鼓心,發(fā)出的聲音渾厚響亮,擊打邊緣,聲音就是清脆短促。在李雙義看來,最富有激情的技藝就是掃鼓法:用鼓槌橫掃鼓面,不光要配合表情動作,擊鼓時還要將鼓點中蘊含的情緒表達出來,比如表達進攻,就要沉穩(wěn)有力、不急不躁;表達勝利,就要輕松歡快一些。
白紙坊挎鼓原來有鼓點64套,由于歷史資料損毀較為嚴重,流傳下來的老鼓譜有些還無法完整識別,目前白紙坊挎鼓的傳統(tǒng)鼓譜僅恢復了不到十套,有掃北戰(zhàn)鼓彩云追月得勝令大得勝二得勝等。這也意味著,未來還有更多的鼓譜密碼等待我們?nèi)ネ诰蚝桶l(fā)現(xiàn)。李雙義信心滿滿。
在鼓的制作上,白紙坊挎鼓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首先,鼓面必須用上好的牛皮,為了保持牛皮的潮軟程度,一開始不能在露天制作。在鼓身緊繃后,牛皮才能曬太陽、吹風,去掉潮氣。這樣一來,鼓面會越繃越緊,擊打起來響聲如雷。李雙義解釋道。
此外,白紙坊挎鼓內(nèi)嵌銅膽,制作時,在鼓腔內(nèi)十字對角鑲嵌四塊銅板,擊打時便會出現(xiàn)金屬聲,增強鼓的震撼力。挎鼓做好后,鼓身要進行彩繪,繪上龍鳳合璽圖案。龍鳳圖案之間是皇封會萬牌。
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活動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李雙義意識到,要讓白紙坊挎鼓走得更遠,必須建立起一支挎鼓隊伍。這么多年以來,他教授理論、培訓技能從來都是不計報酬、盡心傳授。2015年,白紙坊街道辦事處為挎鼓隊更新了器材,這讓所有隊員欣喜不已,白紙坊挎鼓的表演也更加活躍在老百姓的身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關注。
白紙坊是我的家,什么時候都在我的心上
2018年,李雙義正式收張振生、向開偉、裴達松等三人為徒,這令他感到欣慰,后繼有人,這是必須的。我都七十多歲了,還能挎幾年大鼓?再一個,白紙坊大鼓傳承譜系清晰,這個行當有什么講究、什么規(guī)矩,都要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希望年輕人能吃透了白紙坊大鼓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喜歡它,研究它,傳承它。
現(xiàn)如今,白紙坊挎鼓這一具有近500年歷史的古老民間藝術,在斷檔近50年之后,重新在京城的上空震響,已經(jīng)走過了十六個年頭,喚醒了許多人童年的京味記憶。
第一,白紙坊是我的家,到什么時候我都把它放在我的心上,所以,傳承的東西不能丟。第二我出生在天橋,那又是一個民俗的地界兒,那時候搭棚子表演民俗,我小時候經(jīng)常一撩簾子就鉆進去,扎一旮旯就自己看,摔跤的、變戲法的有時候看《仙人摘豆》看得正高興,被人家發(fā)現(xiàn)了,一腳丫子就給踹出去。這都是印在骨子里的家的記憶。白紙坊怎么回事?天橋怎么回事?永定門怎么回事?先農(nóng)壇怎么回事?我們這代人不說,可能以后就沒人知道了。李雙義坦言。
前些日子,李雙義又回天橋看了看當年住過的胡同。雖說物是人非,但心里的那些記憶永遠都在。比如我記得當年門口有輛三輪車,我跟我妹妹在門口玩,她4歲,我5歲,她想坐三輪車,我說,你上去我蹬車拉你。結(jié)果我上去還沒騎穩(wěn)當,一個仰八叉就給我摔下來,到現(xiàn)在腦瓜后邊還留一疙瘩。人吶,老是對一些兒時的記憶難以釋懷。你說腦子那么好呢?它就記住了!
這么多年,回頭再看,李雙義最深的體會是,人生不用苛求,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做什么事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事,就全OK了。就像做飯,順心順意地來,味道就對了。老怕不夠味道,什么都想多擱一點,反而破壞了菜的味道。
前不久,鼓樓人藝微電影導演方喆在拍攝《白紙坊挎鼓》時,李雙義在現(xiàn)場演繹了一段民間藝人根據(jù)當年走會排檔順序編的順口溜,京腔京韻,極為精彩:
開路打先鋒
五虎緊跟行
門前擺設匣合木
中幡抖威風
獅子門前蹲左右
雙石門下行
石鎖把門擋
杠子門上橫
花壇盛美酒
吵子響連聲
杠箱來進貢
天平稱一稱
神膽來蹲底
幡鼓齊動慶太平
這段貫口合轍押韻,一氣呵成,博得滿堂彩。2034年,白紙坊大鼓的歷史就整500年了,我努努力,到那時候再聽聽大鼓的響聲。李雙義憧憬地說。
文/本報記者 李喆
供圖/李雙義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