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版《亮劍》” 央八熱播劇《奪金》為何成國產體育劇高峰?
9月25日,第十四屆全運會乒乓球比賽進入決賽期。就在這一天,由《亮劍》導演張前執導的首部“國球”年代大戲《奪金》登陸CCTV-8黃金強檔,可謂恰逢其時、意義非凡。
電視劇《奪金》再現了中國“國球”的拓荒傳奇,由鄭凱、張逗逗、夏星、白恩、王璐等一眾青年演員領銜主演,巫剛、程煜、吳連生等多位老戲骨傾情加盟。該劇追溯乒乓歷史、致敬體育英雄,以有血有肉、形象飽滿的人物故事展現了老一輩乒乓人在艱苦環境下依然堅守體育強國夢的寶貴品質,助推國產體育劇攀上新的高峰。這個正在央視熒屏閃耀的《奪金》高峰,有著如下三個特別明顯的標簽。
第一個標簽:始終聚焦競技體育主題
《奪金》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背景,以1959年容國團奪冠為時間起點,講述了喜愛打乒乓球的劉二嘎從公社乒乓球比賽打起,一路從縣到省、最后入選國家隊的故事,從“打野球”到出國征戰為國爭光,他經歷坎坷卻從未放棄乒乓夢,后來又不惜傾其所有從事乒乓球教育,用奪金的拼搏精神培養新一代年輕運動員。
為了實現乒乓球競技最大程度的“保真”,《奪金》邀請中國乒乓球界元老級人物、前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許紹發擔任技術指導總顧問,邀請乒乓球世錦賽冠軍王俊作為技術指導長駐劇組,還協調主要演員在北京體育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集中訓練,多次組織專家研討劇本。劇中女主角之一許茜的扮演者夏星曾練過十年乒乓球,是國家一級運動員,曾獲得過全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冠軍。她在采訪中表示:“我感覺自己完全沒有在演戲,好的表演是不演戲。”同時,該劇有超過30位曾獲得過乒乓球世界冠軍的選手加持助威,徐寅生、李富榮、馬琳等著名“國手”友情出演。國內的金牌導演、一流的創作團隊、高質量的劇本,以及專業的體育指導,這些都為《奪金》的“成色”奠定了品質保證。
盤點一下會發現,近年來國內不少體育題材影視創作“買櫝還珠”者多,其戲劇性往往遮掩了競技體育的競爭感和殘酷性,體育成了戀愛偶像劇的“美圖背景板”。相比之下,《奪金》劇作扎實、結構嚴謹,它摒棄了說教、青春偶像等體育劇套路,其敘事主線始終沿著乒乓球競技推進,緊緊圍繞劉爭光從不斷渴望到最終成為專業球手的奮斗歷程展開,主線故事集中于乒乓球賽場,真實而具體地描摹出了競技體育的生態特點,讓觀眾通過觀劇就能深入了解乒乓球運動的歷史由來、專業知識等。
戲劇沖突圍繞賽場展開,體育成了敘事發動機,而非助燃劑。在劇中,哪怕主人公在愛情方面的進展也都與競技故事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其他友情、家庭等副線雖然同步推進,但也一直都是主線的陪襯。這樣詳略得當的安排相映成趣,“滿天繁星”雖不與“一輪明月”爭輝,但也發出了自己的光芒。由此可見,《奪金》成熟掌握了講好競技體育故事的不二法門。
第二標簽:注重彰顯中華體育精神
有抗日題材“現象級”影視劇《亮劍》這顆光彩奪目的珠玉在前,同一個導演執導的《奪金》備受關注。它和《亮劍》一樣,不僅實現了“同一位導演”,還體現了“同一種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恰好是中國體育精神的核心內涵。劇中,杜建華擔心劉爭光被請退,建議他找教練談談,表達自己對乒乓球的熱愛,劉爭光脫口而出就是一個金句,“愛乒乓球不用說,努力練球、贏球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與《亮劍》里
這部作品導演張前潛心打磨八年,抱著打造“體育版《亮劍》”的雄心壯志,他邀請乒壇名宿、世界冠軍、金牌戲骨、青年演員等參與,結合乒乓球技術和當前最先進的拍攝手段,在鏡頭處理、人物表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以影視劇的形式為中華體育精神樹碑立傳。從“劉二嘎”到“劉爭光”的蛻變,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這一主題的絕佳“隱喻”。擅長于“打野球”、自創了“砍球”打法的野小子進入省隊苗子集訓隊后,對許教練的基本功訓練產生了懷疑,在與省乒乓球男隊隊長孫少杰的對抗中一敗涂地,野路子輸給了正規打法。自此之后,他對正規科學的訓練開始信服,他用啞鈴代替球拍、苦練揮拍動作,在經歷種種賽場進階、時代變遷和心靈成長后,劉二嘎終于成為了為國爭光的“劉爭光”。
勇敢無畏的主人公性格、超燃的勵志情節,讓主人公劉爭光的人物形象依稀有了“乒壇李云龍”的影子。“敢拼不怕輸”的劉爭光在每次一輸球過后,都能愈挫愈強、成功逆襲。“速度慢就提速,技術差就多練,有差距就拼命追,擔心不解決問題,拼命才是唯一的辦法。”劉爭光在遇到挫折時說的這句話,樸實卻有力量,簡單卻飽含哲理,不就是中華體育精神的最佳解讀和生動詮釋么?
“球不落地,永不放棄,拼搏到底,為國爭光!”正是這樣一種體育精神,以及眾多“劉爭光”的存在,讓乒乓球這一運動成為國人熱愛的“國球”。對這一精神的刻畫,也賦予了電視劇《奪金》非同一般的精神品格。
第三標簽:精心刻畫體育人物群象
對于國人來說,乒乓球不僅是一個有著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的運動項目,它還是一把記錄時代變遷、傳承父輩記憶的“時間標尺”。
1959年,在西德多特蒙德舉行的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容國團過關斬將,為中國奪得世界體育比賽中第一個世界冠軍;1961年,第26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行,乒乓球在中國成為群眾廣泛熱愛的運動;1965年,在第28屆世乒賽中,中國運動員在七個項目的比賽中共奪得五項冠軍、四項亞軍和七個第三名,舉國歡慶;1971年,中美開啟“乒乓外交”;1981年,第36屆世乒賽舉辦,中國隊囊括7項冠軍,創造了世界乒壇55年來由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冠軍的空前紀錄……
電視劇《奪金》,以影像資料這一“刻度”向觀眾表達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榮耀始終與中國乒乓球隊相伴而行。
除了展示扣人心弦的賽場比拼外,《奪金》還細膩刻畫了人物與時代、精神與傳承、熱血與勵志之間的關系,從生活和藝術雙重角度進行把控,對中國乒乓人進行了群像式集體刻畫,飽滿展現了諸多人物的命運與性格:為了發現和網羅乒乓球人才而奔波的永安市體委副主任王炳輝,嚴厲而富有溫情的省隊男隊教練許志鵬,和劉爭光一起雨中跑步偷雞蛋結下情誼的杜建華、孫少杰,為了拿到世界冠軍持之以恒努力的女子單打運動員許茜,自小熱愛乒乓的新一代乒乓球手孫浩寧,國際乒乓友人蒂亞娜、本格森,以及為了奪金不求回報、默默付出的許師母和馬翠翠……
這些細膩生動的刻畫生動展示了這些個性鮮明的乒乓球運動員在大時代中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展示了老一輩乒乓人在艱苦環境下依然堅守體育強國夢的寶貴品質。中國乒乓球運動的輝煌與榮耀,從來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復現,而是默契配合、以集體為上的團結,以及數十年如一日般的堅守。
還有100多天,我們就將迎來2022北京冬奧會,體育精神將在神州大地上空熠熠生輝、不斷閃耀。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從央八熱播劇《奪金》中體悟到這種精神,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這場“接力跑”中一棒接著一棒地跑下去,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