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II延續音樂藝術融合概念 升級邀請跨廠牌音樂人合作
今日,有此山『萬物』年度特別企劃《萬物II:遙遠的相似性》所有音源在全網正式上線,八組音樂人,陳粒、好妹妹、焦邁奇、陳婧霏、王加一、龔琳娜、告五人及The fin.,和八位當代藝術家,宋琨、孫一鈿、松浦浩之、安吉拉·布洛克、喬萊爾·阿馬羅、喬瓦尼·歐祖拉、陶輝及侯子超,匯聚一處,共同探索『遙遠的相似性』這個抽象且多維的主題,帶來了一場久別了的先鋒實驗。
《萬物II:遙遠的相似性》是有此山文化進行的第二次音樂與藝術融合的特別企劃,早在2020年,有此山文化就發布了年度合輯《萬物:與動物相遇》,讓八組音樂人與八位當代藝術家通過 “盲選” 的方式形成配對,以 “動物” 為主題,最終創造了一張“和而不同”的專輯,同時也開啟了以“萬物”匯聚音樂與藝術融合的一系列前衛實驗。
相較于第一張合輯有確鑿的客體作為創作主題,這一次,音樂人和藝術家們面對“光芒”或“大海”這樣的命題,創作對象和想法是更加虛無和發散的。但這也是本次創作的有趣之處,這種似乎要讓兩端創作者彼此遠行的主題,最終卻達成了另一種“雙向奔赴”。
陳粒創作的歌曲《預感》,吉他音色就像是平靜微涌的海浪,整首歌曲因為陳粒演唱的不可知的朦朧而浪漫而憂傷。對藝術家宋琨來講,海邊則像一位親切朋友,接納所有情緒。兩位創作者描繪同一片“大海”,是治愈力,也是私密敘事。
以沙漠為題,好妹妹的《沙》借由蘇軾的詞《海市》:“心知所見皆幻影”“相與變滅隨東風”,比喻人生的幻滅和輪回。這首歌跟往常好妹妹不一樣,比較搖滾也比較高亢,而許鈞參與制作更加完整的表現了歌中壓抑與吶喊并存的矛盾張力。孫一鈿的《庇護所Ⅲ》也同樣出乎意料,沙塵堆積看似堅固的城堡靜態又脆弱,隨時可能傾倒,而月亮因不斷變化卻成為最堅固的存在。
當提起星星你會想到什么?音樂人焦邁奇和藝術家松浦浩之,不約而同地透過夜空璀璨星光,映射出人們在喧囂的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脆弱和不安。焦邁奇的《人造掃把星》以不同的角度看星星,“星星自然得面對我們,同時還應付一切重大未知的事情”或許你也還會釋然生活中的一切。
陳婧霏的《光芒》是充滿電氣色彩的,都市般的光芒,鋪出一片都市夜色霓虹般的畫面感,而陳婧霏慵懶的聲音在其中呼喚著釋放。藝術家安吉拉·布洛克的《心宿二和天秤座》則是在勾勒星空的變幻并思考秩序的永恒之謎。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光芒仿佛都在傳達一種召喚:別抵擋這光芒。
“島嶼”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可以危險,可以浪漫,可以有任何色彩,具有獨特存在感。輕柔浪漫的薩克斯搭配王加一空靈嗓音、收放自如的唱腔,讓人仿佛置身這座《神仙島》,隨他一同感受愉悅和美好。藝術家喬萊爾·阿馬羅《愛是一座孤島》更是強調了島嶼是通往另一個維度的隱秘之門。
《萬物II:遙遠的相似性》除了邀請有此山文化的音樂人們參與企劃,還特別跨廠牌邀請了龔琳娜、告五人和The fin.參與到“盲盒”創作中,為合輯帶來了更多的音樂風格和創作角度。
面對“森林”,龔琳娜看見的是家鄉茂密的森林,自己仿佛其中一棵樹,音樂將自己和大自然緊密連接,就像《森林》這首歌曲,悠長連綿的哼唱讓聽者放下雜想感受生命。藝術家喬瓦尼·歐祖拉《叢林》則是一種充滿美與混亂的存在,將森林視為生命中不可預知。但兩者作品都會讓觀眾感受到與自然也是與生命的對話。
告五人《給南方的你一封信》將“微風”比作一位透明的郵差,陣陣微風幫你傳達內心深處的秘密與思緒,在城市的空氣中感受每個人的內心與話語;在陶輝的影像作品《屏聲》中,則將微風視為輕柔的紐帶,透過風鈴的搖曳,山歌和言辭乘著微風連接不同時代和不同文化的人們。
“山石”為題,The fin.樂隊把自己童年漫步森林、沐浴月光的經歷寫進歌中,在那些朦朧如螢火、星光的合成器與溫柔流動的氛圍中,將遠去的山巒記憶記錄在當下;藝術家侯子超則以山地騎行冒險為靈感,以速度和自由為主題,描繪下山景象,構成一幅《吹斑撒石抱》。
在了解完所有歌曲和藝術作品后,我們或許可以發現在尊重個體創作者差異性的基礎上,任由枝蔓生長之后,也會有不約而同的“相遇”:南轅北轍的創作者們,仿佛繞地球一圈后,在遠方相遇了。其實不同,即是創作本身。好比每個人都對“星辰”有著千般萬般的解讀,在這里的兩位創作者也都拿出了毫不相干、且讓聽者與觀者大跌眼鏡的答案,可他們之間卻又形成了一種恍如后現代主義的解構現場。譬如本次以“大海”為題,兩端的藝術家都沒有選擇汪洋里的藍天白云或驚濤巨浪,都是劍走偏鋒地創造了屬于自我獨特的意向;當她們為各自作品揭開幕布之時,就是這樣莫可言狀地、闡明了某種形而上的互相印證。
如果你想要更加近距離的理解「遙遠的相似性」,感受這些作品的“雙向奔赴”,有此山文化將在2023年11月9日至12日于上海西岸穹頂藝術中心推出《萬物 II:遙遠的相似性》線下展覽,歡迎觀展。后續也將有更多線下活動,敬請期待。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