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38年:用膠片記錄偉大時代 實力助推中國電影強國夢
11月23日晚,萬眾矚目的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在廈門舉行,現場超過500名明星出席,大咖云集、星光璀璨,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19個獎項一一揭曉,引發輿論前所未有的關注和好評,僅微博話題#金雞獎#閱讀就達30億。
金雞獎作為中國電影的權威“專家獎”,1981年創辦,在伴隨中國電影走過38個年頭時,收獲了“有史以來人心最齊、最為隆重、看點最多”的贊譽,展現了初心不改、注目未來的嶄新氣象,吹響了新時代中國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的響亮進軍號。
記錄時代變革 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最受觀眾矚目的本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項最終被《流浪地球》收入囊中,輿論普遍認為實至名歸。據了解,今年春節檔,這部展現國人關照和探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幻電影憑借良心品質,贏得了口碑和市場雙豐收,不僅實現了國產科幻電影的類型突破,也讓不少觀眾點贊“我們終于有了自己的國產硬核科幻電影。”
事實上,自創辦開始,金雞獎一直被寄予厚望,留下的每列獲獎名單,都是一代人的精神印記,成為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風向標。金雞獎也一直不負眾望,勇于變革,引領中國電影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佳作,記錄偉大時代變革,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從上世紀80年代令人耳目一新的《廬山戀》、《芙蓉鎮》,90年代主旋律的《開國大典》和開創時代的馮氏喜劇賀歲片《不見不散》,到新世紀開創中國式大片時代的《英雄》,以及隨后金雞獎榜單上迎來的票房口碑俱佳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主流大片,金雞獎38年來以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專業評選,忠實反映了每一個時代的歷史印跡,探觸了國人心靈歸處,展示了中國電影人和觀眾文化自信的不斷覺醒。
本屆金雞獎開幕式上,組委會宣布從今年起金雞獎恢復每年評選一次,贏得了業內人士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和支持。大家普遍認為,此舉順應了中國電影產量迅速增長的現實,呼應了中國電影人和觀眾多年的期待,有利于加強金雞獎對電影市場的引導和對電影人的激勵作用,增強獎項的含金量,為推動中國電影繁榮發展提供名副其實的風向標,同時有利于加快與國際知名電影節接軌速度,讓世界更好地認知中國電影。
培養電影人才 成就影壇“夢工廠”
本屆金雞獎的最大贏家當屬《地久天長》,該片獲得了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個重要獎項,王景春、詠梅憑借《地久天長》繼柏林電影節后再下一城,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獎,旋即成為各大媒體和網絡輿論關注的“當紅明星”。事實上,38年來,金雞獎推出了眾多新星、影星,培養了眾多電影人,推動了中國影壇的不斷發展。
如今活躍在影壇的不少明星,都因金雞獎成名。憑借《秋菊打官司》和《漂亮媽媽》分別在第13屆、第20屆金雞獎中兩奪“影后”的鞏俐、憑借《我的1919》奪得第20屆金雞獎“影帝”的陳道明、憑借《驚蟄》奪得第23屆金雞獎“影后”的余男、憑借《天狗》奪得第26屆金雞獎“影帝”的富大龍……都是金雞獎這座中國影壇造星“夢工廠”的典型代表。
此外,本屆金雞獎首次設立了金雞電影創投大會,共收到報名項目1272個,從入選的30強項目來看,其類型涵蓋劇情、犯罪、喜劇、科幻、懸疑、青春、動作等多種類型,小成本的劇情片、青春片占主導,彰顯了中國電影的“新鮮血液”和“新生力量”。
不忘初心擁抱新未來 引領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38年來,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額從1981年的12.64萬到2018年的609億,從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導演到如今的新生力量,從露天電影到3D巨幕,從膠片電影到數字拍攝再到如今的VR技術介入,金雞獎成為中國電影產業飛速成長、走向世界的見證者和記錄者。
在今年的金雞獎上,來自兩岸三地的老中青三代電影人齊聚,25項主體活動、18項系列活動以及23項配套活動熠熠生輝,近80部國內外佳片展映,金雞獎對凝聚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發展力量、推進兩岸三地電影文化交流發展、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作用得到充分彰顯。
“革新”也成為本屆金雞獎的一大關鍵詞。從官方海報的驚艷亮相,到提名影片的深孚眾望,從九大論壇基本無死角涵蓋電影產業的發展探討,到展映片單的多元化、整體評獎制度的透明化,都體現出了這個華語影壇權威獎在努力提升整體審美和公信力,以更好擁抱新時代、新未來。
業內人士表示,38歲的金雞獎,正在變得更加年輕,更加有活力和吸引力,相信金雞獎一定能夠成為華語影壇的最權威獎項,推進中國電影大國成為電影強國,引領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世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