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女主太子并未相認,太子愛上顧阿寶;皇帝太過提心吊膽
《鶴唳華亭》看到現在,我就想知道,太子到底是等顧內人自己承認自己是陸文昔,還是壓根就還沒認出陸文昔就是陸文昔呢?昨天在看第40集的時候,我一度以為太子認出女主了,因為他說了“相濡以沫只是佳事,相忘于江湖才是幸事”這句話,這是陸文昔曾經說過的話,但是很快我就意識到我錯了。
這句話的確是陸文昔當初給她和太子這段感情歸宿的最后總結,但是她沒有和太子以陸文昔的身份說過啊,這句話是女主打算要離開了她父親跟她說的,然后女主以顧內人身份出現在太子面前時,偷偷放香囊那次跟太子說了“相濡以沫只是佳事,相忘于江湖才是幸事”這句話。太子說的女主要走也是女主以顧內人身份打算離開,但是父兄被殺,又沒走那次。所以只能說,太子只是愛上了顧內人,再一次愛上了女主這個人,而不是陸文昔這個名字。
《鶴唳華亭》女主一直沒有公開自己的身份,就是要顯示太子愛的是陸文昔這樣的人而不是給他初戀美好的那個頭名字,至于女主不表明身份也情有可原,剛開始是沒有自信,畢竟當初要救父兄時被太子狠狠拒絕,以她受的禮教她還是有份官宦家女兒的驕傲的,怎么會輕易的冒險再被一次拒絕? 到后來是存有怨念的,一方面看到殺父兄的仇人沒事太子明知道卻不處置,一方面也知道太子的身不由己在某些時刻還是只能舍棄她的,這時候說出來會讓人感覺她在報復太子,一再提醒太子對于自己在意的人都保不住,這只會讓太子更加苦逼, 也可以看出女主是真的很愛太子,處處為他著想。
女主現在的身份和太子就是要展開一段刻骨銘心的愛。她愛太子是不會變的,她沒有必要說自己是陸文昔。太子愛的是陸文昔的人,并不是她的名字,還有太子很在意現在的女主,因為她很像自己,也很像陸文昔。而且太子知道了她本名是陸文昔又怎樣呢?難道用現代人網戀的想法表達,我終于和我夢寐以求的網友見面了?我認為女主說了自己是陸文昔,到顯得她是個平庸之人了。
陸文昔是蕭定權青澀又懵懂的初戀,張念之滿足了蕭定權對家的幻想和渴望,顧阿寶陪著蕭定權熬過了最晦澀無光的人生低谷。可能之后的劇情,陸文昔一直以顧阿寶的身份和太子相愛,兩人至死未曾相認。
《鶴唳華亭》中皇帝給我的感覺是,他太過提心吊膽了,其實作為君王,等一等看看事態變化再行動也不是不可以,為什么看了軍報如此沉不住氣呢?顧家不派援軍援助長州李明安,顯然是等待敵人暴露真正的目的,但李明安上報到皇帝這就成了顧家援而不救,顧家在外拼命,皇帝卻調李明安去監視,先不說搞制衡對不對,就是派去監視,這就不符合常理,不是明君之策,外有強敵,你讓將士該怎么拼命,正常人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這么做,皇帝大搞制衡,臣屬怎么會不拉幫結派?更重要的是為了制衡無下限的打壓太子,太子威嚴何在,朝崗何在?這就是亡國之像。
的確皇帝有磨練太子有能力的意思,所以皇帝要他解決中書令,以皇帝的智慧肯定能兩集就搞定,但是他要把中書令的事拿來讓太子練手,讓太子成長,關于顧思琳,也是不想讓太子將來登基因為太過重情,而讓蕭家的天下姓了顧。
只是即便如此,皇帝是一片苦心,什么都是為了太子的將來好,但是那當前太子的感受,這個當爹的就做的對嗎?子不教父之過……做父親的可以教太子如何做君王,但是在做君王之前,他仍然是人,而且雖然此劇告訴人們現實是殘酷的,要有勇氣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但是不要忘了,美好生活是人之所愿,也就是人們的“希望”,若人連“希望”都沒了,活著又有什么意義……所以大多數人看了此劇才會有所憤慨,若看劇的人們都應現實,不應憤慨此劇太過無情,那這天下的人們豈不是很可怕,人若個個都很“現實”,也都個個明了“現實”,相信生活就是如此“現實”,那么這個人世間也太可怕了,“理性”固然能讓人成長,但是若沒有了“真性情”,生與死又有什么區別。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