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河山》不香?3點原因打頭陣,抗日神劇全走開
以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開端的《河山》,自開播以來,就獲得了不少好評,很多觀眾紛紛稱贊:“這才是電視劇該有的魅力”。
在同時段熱播的衛視劇集里,《河山》僅次于《諜戰深海之驚蟄》和《奔騰年代》高居第三位,這樣優秀的收視率,證明了這部劇不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的。
當然,也有不少看衰的聲音出現,主要是對王新軍 、秦海璐 夫婦的不信任。前者在近些年來主演了以《抗日奇俠》為代表的一系列“抗日神劇”,而后者,則因為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以及年代口碑劇《老酒館》里的表現,而招致了不少批評。
不過,在開播了三天之后,《河山》似乎并沒有出現即將“崩壞”的現象,反而繼續保持了穩定的高水準,
我們可以從3個原因里尋找答案。
演員是電視劇靈魂的一半
很多劇宣傳之初,有一句口號是非常吸引人的:老戲骨云集。
在如今流量為王的時代,我們看過太多粗制濫造的電視劇,劇本瞎編,演員尬演,除了瞪眼嘟嘴,臉上再沒有任何其他表現出演員內心的表情。
這樣的劇觀眾看著都難受。
老戲骨代表了這部劇最起碼不管劇情如何,演員的演技都是在線的,并且很多時候,精湛的演技是能夠為整部劇增光添彩的。
《河山》里,李雪健 老師就是這一類型的代名詞。
雖然受到喉嚨問題的影響,在臺詞方面或許不夠清晰,但從舉手投足,以及面部微表情,都可以看出李雪健老師多年的表演功力。
除了李雪健老師以及王新軍、秦海璐夫婦以外,辛柏青 、尤勇 等實力派演員因為《河山》的厚重添磚加瓦。
尊重歷史
開頭我們說了《河山》,是以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為開篇的。
衛大河作為“陜軍”的一個軍官,在劇中,雖說是一個塑造出的人物,并沒有完全契合的歷史原型,但他的人生軌跡是真實可信的。
在西安事變前夕,為了執行楊虎城將軍的命令,衛大河率部在赤水河沿岸堅決抵擋住了南京中央軍的進攻,苦苦鏖戰,終于等來了東北軍的支援。
而后,因為違抗軍令,被開除出隊伍,形單影只的回到了老家。
適逢亂世,盜匪橫行,衛大河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敏捷的身手,制服了土匪賽翼德,并與之結拜,在眾人的勸說下,想阻止民團以保護鄉鄰。
之后,國共展開合作共同抗日,衛大河受到征召,重新返回了隊伍。
一個職業軍人的命途大抵如此。
還原風貌
《河山》的故事發生之地,在陜西,劇中很好的還原了陜西的風土人情。
首先,劇中的人物大都操著一口陜西話,相互之間的稱呼也都符合陜西的習慣,這對于觀眾的觀感來講,無疑是很友好的,通過幾句對話,就能讓觀眾很快的帶入到當時陜西的整體氛圍之中。
另一點,辛柏青和秦海璐兩人在吃飯時,辛柏青就做了“正宗祖傳的臊子面”,美食一出,真真就無可阻擋了。就像我們聽到“洞洞火鍋”,腦海里自動就會浮現出重慶的印象出來。
或許王新軍主演過一些“抗日神劇”,可如果拋開有色眼鏡來看的話,《河山》依然能稱得上是一部佳作。
畢竟李雪健老師因為身體的緣故,可能演得戲會越來越少,且看且珍惜吧。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