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挑戰新中國第一代公安形象,“闖關式劇情”演繹《光榮時代》
由張譯 、黃志忠 主演的反特刑偵劇《光榮時代》,目前正在北京衛視、江蘇衛視熱播。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電總局“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推薦劇目”之一,該劇同時入選了北京廣電局發布的2019~2022年重點片單。開播首日,《光榮時代》就在江蘇衛視創下CSM59城1.02%的收視佳績,用準確到位的演員表演和不落俗套的反特故事,展示了國產反特劇在新時代語境下的表達創新。
《光榮時代》講述了以
圍繞著男主角鄭朝陽復雜的人際關系,各種人物角色先后登場。表面是醫生、實際是國民黨遺留“冷棋”的哥哥
張譯此前曾在多部抗戰劇中塑造過士兵和軍人的形象,不少觀眾甚至在《光榮時代》里還會自動帶入孟煩了等經典角色,但一旦進入鄭朝陽的故事,人們很快就能接受這個新人物。鄭朝陽作為中共地下黨,長期在舊警察的身份中潛伏,他的人物個性中既有作為共產黨人的堅定意志,又有身為舊時代警察所歷練出來的江湖經驗。這個人物的復雜性與鄭朝陽所處時代的特殊性交織,自然而然地呈現出戲劇性的沖突,是一部劇集的“好看”之處。
根據制片方介紹,《光榮時代》的故事和人物均依托真實的歷史背景和原型。在人物上,鄭朝陽、白玲、郝平川、老羅等一批角色,都有著新中國第一代公安干警的影子。制片人馬珂表示,《光榮時代》堅持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最大的戲劇內核或者說看點就是人物關系,“觀眾看劇,最主要的還是追著人物走。有情才有心,有心才成人。人物立穩了,情緒和磁場才能準確地觸達觀眾。”
人物立起來了,故事也就跟著人物鋪開。以鄭朝陽為代表的新中國公安,需要面對國民黨在北平殘留的軍統、中統等多方勢力,以及共產黨政權剛剛建立之初遭遇的物價哄抬、糧食短缺等多種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光榮時代》的“闖關式劇情”,用“反特+刑偵”的強情節式推進,“沒有正襟危坐一臉嚴肅地講故事,人物的細膩感,角色的煙火氣,尤其是外表桀驁不馴、內在冷靜嚴謹的鄭朝陽,讓觀眾切身感受到了新中國第一代公安人的熱血和可愛。”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