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歲月》央一首播,高露李光潔再現核彈元勛,故事性密集
9月23日晚間,電視劇《激情的歲月》央視綜合頻道首播。這部電視劇以新中國第一顆核彈的研制為主線背景,講的則是核彈元勛們無私奉獻的故事。一個看似可以一句話便概括的劇情內容,卻在首播序集當中,講得跌宕起伏,故事密集緊湊,看點頗多。
《激情的歲月》開篇采用雙線條敘事的原則,將美蘇兩國歸國的專家們的“道路歷程”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留美學者的歸國歷程,在不少的專題紀錄片當中,都有全面展示。而在這部《激情的歲月》當中,則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敘事原則,父女二人相互打配合,從而順利過關。這是典型的諜戰敘事原理,緊張刺激,又充滿著懸疑故事的巧妙性。
在留蘇學子歸國的敘事線索當中,則采用了革命的樂觀主義的原則。多位留蘇學子,學業非常優秀,蘇聯大學方面極力挽留,但愛國學者們依舊選擇回國。當然,在具體的呈現上,則采用了樂觀主義的原則,學者調侃自己的孩子喝不慣伏特加等等。更是通過戲劇編排的方式,出現了學者之間的斗嘴,討要三百盧布欠款等等。
可以說,這種革命的樂觀主義創作方式,是十七年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特定名詞之一,指新中國成立之后十七年間的文學內容與形態)的重要特點之一。革命當然是千辛萬苦的,但革命的同志們則是樂觀主義的,而無論是十七年文學當中的故事,還是《激情的歲月》當中的矛盾沖突梗,主人公(主角們)都秉持著這一原則,去戰勝遇到的挫折困苦。
所以,在《激情的歲月》當中,敘事基調不是悲苦的,而是高昂的,這是十七年文學對當下主旋律影視劇的重要影響力。我們有不少的普通電視劇的敘事,一旦涉及到了悲苦的內容,往往一副苦情的狀態。不少類似的苦情劇,都是通過哭哭啼啼的狀態來訴說小兒女的不容易,而且因為挫折太小,而淪為笑柄。而這部《激情的歲月》卻有著革命的樂觀主義,悲苦,也是樂觀面對,從而形成了斗志上的昂揚感。
首播劇情,是歸國困難。接下來的劇情,將是核彈基地建設當中的各種困難,乃至于后續各類危機的接踵而至。困難是巨大的,樂觀主義則也是無邊無際的。在這部電視劇當中,首播劇情,便讓男主角的妻子難產而死,但劇情并未有苦情的表達,而是李光潔 飾演的男主角更加堅定的科研精神。這正是革命的樂觀主義對影視劇創作的指導。
也正是因為這種“革命的樂觀主義”創作理念的存在,《激情的歲月》當中,所有的正面主人公,都帶著不可比擬的精神氣。他們面對困苦,都是坦然且堅定的。作為主旋律電視劇,正是要用這種精神來感染自己的觀眾們,并且將觀眾引入一種對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維度當中來。
這種創作理念,也讓敘事當中的主人公們成為精神楷模。他們雖然有生活化的一面,但更多的,則是將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注入到了生活的本身當中來,讓個人利益降低到國家民族利益之下,并且在具體的矛盾橋段當中,呈現一種個人精神可以戰勝困苦的狀態。也正是這一創作原則,讓科學家們的工作成為生活的最大日常,一種高昂的奉獻精神注入其中。
對激情的歲月電視劇而言,與專題紀錄片有所區別。它的不少具體矛盾的橋段,還是編劇獨具匠心的創作的。除了為人物注入革命的樂觀主義之外,編劇們更是在具體的小橋段上,呈現了編劇技術層面上的能力,讓一個一個的小矛盾沖突在具備看點的同時,又不失去歷史大走向上的真實性。故事密集緊湊,也成為《激情的歲月》主旋律之外,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文系用戶轉載自馬慶云,若侵犯您的權益,請反饋【mail#juqingba.cn】,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