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之城》:孤島冒險劇的一次“冒險”
“小男孩不是熊孩子,只是好奇害死人”。劇集播出之后,《無主之城》的編劇徐速在豆瓣區面對觀眾提出的疑問,做出回應和解釋,并對劇中一切的開端,如此評價道。
甜寵劇《親愛的,熱愛的》讓人上頭,古裝劇《陳情令》開拓出一個新武俠世界,《長安十二時辰》《宸汐緣》于暑期檔競爭之時,《九州縹緲錄》上線的消息又讓網友們沸騰了。
愛奇藝自制劇《無主之城》卻在這樣的境遇下低調上線,為全網觀眾送上了夏日的清涼,一解甜膩之風。該劇融合了懸疑、冒險、AI、倫理等元素,以一種全新的題材類型亮相,孤島冒險劇《無主之城》成為了這個夏天獨樹一幟的標識。
一座孤島廢城,一群不同背景、不同目的觀光游客,還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觀察與被觀察的關系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孤島冒險劇《無主之城》構建了一個觀察與被觀察的世界,以社群群居的人為實驗樣本,探究的是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系。
《無主之城》既非甜寵題材,又無流量明星撐場,單就題材和配置上來說,都不是最占優勢的那一個。但若論內容,這部以懸疑冒險為主,輔以科幻元素的劇集,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內容類別。它是克制隱忍又殘酷的,困境中叢林法則被放大,人性對碰在稀釋血腥后被直接呈現。
《無主之城》劇情走向和人物角色在困境下做出的選擇,也足夠讓人玩味。片頭的展現像一把通關鑰匙,點題內容又與觀眾直接交流,如同《紀念碑谷》中的王國巫師對艾達公主的通關指引。結尾時引入的AI日志設定,也時刻提醒觀眾,相比以往的冒險劇,《無主之城》是一個全然新鮮的題材。
劇集播放過半,《無主之城》收獲了網友的口碑關注,從微博上安利而來的觀眾們,在彈幕區里熱熱鬧鬧地討論劇情。甚至有些反饋在出品人、制片人李亞平看來,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有人已經猜到了《無主之城》中的幕后大Boss。
孤島冒險劇的“冒險”
嚴格意義上來說,《無主之城》是暑期檔中少有的創新題材作品。首個孤島冒險題材,包含了科幻元素,探討人性與科技之間存在的恒定命題,以“愛”為橋梁,《無主之城》展現的是人類在面對自然與自我兩種極致困境下,與自己、與他人、與人工智能的關系。
李亞平一開始就對這個題材感興趣,時間可以追溯到2014年。
當時《匆匆那年》《滅罪師》《心理罪》等作品為網絡劇日后的流派率先定了調,自此之后落地現實的青春劇,IP改編的推理懸疑劇,豐富了臺網觀眾的觀看選擇,并被視為一種安全的打法,成為大家競相復制的題材。
題材創新、制作風險大、受眾門檻高的《無主之城》,在最初和平臺接觸的時候,遇到了阻礙。李亞平回憶到,當時播出平臺對這個概念都挺喜歡的,但是對市場風險也心有戚戚。最終,經歷了不斷的磨合和劇本的修改,愛奇藝自制劇負責人戴瑩相中了這個項目。
“愛奇藝看中這個故事的兩點,一方面它覺得題材創新,和其它故事之間存在一定的題材差異化。另外看中的是作品中含有的科幻元素。”和當時市面上比較火、成功率高、復制性高的網劇不同,《無主之城》既非大IP,也沒有可參考的案例,是當時國內類型劇中的新風格作品,類型非常獨特。
嘗鮮,就意味要承擔風險。“科幻元素一直存在爭議”,李亞平很坦誠的說道,“科幻元素到今天都是標新立異的,但從完成度而言,對故事和制作的要求非常高,對觀眾的代入感非常有挑戰性。”
《無主之城》里,李亞平和團隊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角色,
《無主之城》的故事,李亞平和團隊成員打磨了三年之久。最開始,她先找到了好友蔡駿,對他講,自己想要一個故事,她希望這個故事要有假定性、游戲感,但同時又能讓普通觀眾有代入感。于是雙方就這么琢磨著,《無主之城》最初的故事底盤先出來了。
她不想做愛情劇,從始至終她都是奔著懸疑劇去的。“我覺得最初跟他聊,就不是跟一個寫愛情小說的人聊,所以我們一直沒有變的,肯定是它的懸疑性。”蔡駿是懸疑大師,作品中不乏對孤島、空城、懸疑內容的刻畫,包括《荒村公寓》《蝴蝶公墓》《天機》在內,擁有廣泛的讀者基礎。
李亞平對《無主之城》的要求是:情節要有追看性,讓人欲罷不能;要塑造好的人物角色,魅力四射,讓觀眾又愛又恨;同時故事的價值觀層面還得是積極和向上的,弘揚真善美。2017年編劇徐速讓《無主之城》的故事徹底落地了,他將故事人物進行細化處理,情節設計更加完善,前后劇本修改了十幾稿,才達到讓平臺滿意程度。
“我們重新把過去的故事基礎進行了梳理,保留了孤島冒險懸疑的設定,但在人物設定上做了加強和優化。”現在看來包括
“裝置感”與實驗性
從劇本定稿后正式籌備再到上線播出,整整兩年的時間。這兩年里,觀眾更習慣通過手機等移動端完成娛樂活動。影視劇的播出形式發生諸多改變,人工智能和新的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情感表達,這多少也影響到李亞平和團隊創作的一些想法。
劇集開頭的警句、片中的暗喻臺詞、AI實驗日志界面、人類社會行為觀察等等,由這些內容構成的《無主之城》像是在追求一場“裝置藝術”的極致表達。
作品上線當天,充滿故事感和藝術風格的片頭率先吸引了觀眾。因為愛奇藝VIP自動跳過片頭,有的觀眾在看到彈幕提示后,又退出重新看了一遍。
“片頭是整部劇的縮影。”監制、導演許曉陽如是說。觀眾現在看到的片頭是在項目后期最初就已經構建好的藍圖設計,含有貫穿整部劇始終的故事和場景元素。從元素的整合,到分鏡設計一直在打磨,中間也經歷過很多次修改調整,最后上線的時候,拿掉了很多內容,“有太多精美的畫面我們沒往里放,因為怕劇透。”
整個片頭用全CG去設計制作,許曉陽要求片頭既要有科幻、懸疑、故事感,又簡潔有寓意還不能太劇透。現在的片頭是按照故事發展和情感邏輯連接的,從火車誤入隧道后進城,再到受到蝙蝠襲擊、遇到感染者,之后女主母親信箋的線索,人工智能的成型過程片頭都進行了故事化的展示。
開頭的前三個鏡頭從隧道、廣場再到城市街道營造了空城破敗的懸疑氣氛,緊接著的四五六這些鏡頭,展現的是人陷入困境時的掙扎,之后檔案柜、信箋承載的是情感線索,從暗房開始,觀眾越來越趨近于真相。
“后面還有藍色的機房,將要成人的π,最后是整座荒城的形狀”,為了和劇的主旨內容契合,許曉陽他們將荒島設置成人腦的形狀,“從第五集陳立的那張地圖上,能稍微看出來一點整個島是一顆人腦的形狀”。有意思的是,無主之城坐落在一個科技島上,所以整座城市內規劃得如同電腦主板一樣,非常整齊。
不過在許曉陽看來,包括片頭和片尾的AI日志界面等是觀眾一眼能發現的后期特效,真正考驗功夫的其實是那些“看不見”的后期。
“這部劇的特效量是非常巨大的,時間短,部分鏡頭難度也很大。我們整部劇大概有四千多個特效鏡頭,時長近6個小時。幾乎占據了整部劇的1/3,但有太多特效鏡頭其實是觀眾捕捉不到的。”
劇組拍攝是在真正的島嶼上拍攝,故事場景借助實景,但《無主之城》主城是需要營造廢墟感的,前期拍攝的諸多遺憾和不足需要后期優化補救。比如開頭羅燃一行人從隧道出來的那個鐵皮出口,就是經過后期制作的,“廣場、車站、超市、街道、酒店、醫院、安全處、孤 島、十字建筑等,所有破敗質感的氣氛營造,其實我們都是特效做的。”
劇中類似質感的場景制作大概有1200多個,不乏字面招牌、路面紋路、斑駁墻壁、廢棄車船等的制作。僅僅第一次出場的那只吸血蝙蝠的特效鏡頭就改了61稿。劇中所有的蝙蝠都是由專門的一家特效公司制作完成的。
的穿針引線作用,又承擔著尋覓真相的重要作用,還與男主之間有感情線鋪展,承擔一定的感情功能,角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李亞平面試演員的時候,見了好幾波人,最后敲定了許齡月 。在她看來許齡月的氣質很符合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