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諾蘭的反潮流之作
2017年夏天,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敦刻爾克》在全球拿下了超過5.25億美金的票房,在爛番茄上獲得92%的新鮮度,觀眾評分也高達82%,可謂票房口碑雙豐收。
本片更是在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上,突破重圍獲得八項提名,除了最佳導演提名,影片還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混音獎項的提名。
雖然我們都知道今年的金像獎最佳導演,給了毋庸置疑的“陀螺”導演(《水形物語》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但對于諾蘭粉們來說,提名即勝利,畢竟學院一向都不怎么待見諾蘭。對于“封神”已久的諾蘭,這是他首次進入學院的視線,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
《敦刻爾克》是一部講述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如何“活下去”的電影。影片從陸、海、空三個視角呈現了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于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每個人為了能活著回家,不得不背水一戰的故事。
在這樣一部戰爭片里,沒有大場面,沒有血漿四濺,沒有激烈的臺詞張力,只有一個有藝術野心的導演進行的一種藝術上的嘗試。
戰爭的殘酷與慘烈,戰爭里失掉的人性,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不是諾蘭想要的。擅長玩敘事結構和膠片攝影的諾蘭,從他的神壇上走下來,以人之為人的悲憫天性,觀照這場不是勝利的勝利。
觀感上,《敦刻爾克》會讓一部分觀眾感到非常不適。全片幾乎沒有出現敵人的身影,除了片尾英國飛行員(湯姆·哈迪飾)燒毀飛機被德軍俘虜時,依稀可見幾個模糊的德軍身影外,全片沒有德軍出現。
但諾蘭的運鏡配合漢斯·季默的配樂,調動著全片的緊張氣氛,將敵軍放在銀幕之外,安插在觀眾自己心中。觀眾可以感受到敵人無處不在,又無跡可尋的恐慌與無助。
配樂中那鐘表的滴答聲,像是蒙上你的眼睛,割破你的手腕,再打開水龍頭,讓你以為那是生命的倒計時。
這就是絕望。
陸上的一周,海上的一天,空中的一小時,不再是諾蘭慣用的敘事游戲,而是使絕望感在時空的維度,最大程度蔓延開的必需手段。
為了讓電影充滿現實感,讓觀眾少點疏離感,諾蘭做了很多準備。
他摒棄了好萊塢電影的一個傳統,用30歲左右的演員們來扮演更年輕的角色,轉而找到和角色年齡相當的演員來出演。
諾蘭說:“當我讀敦刻爾克事件的一手資料時,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這些士兵是多么的年輕,并且涉世未深。這種感覺很重要。”
于是我們看到了,1997年出生的菲恩·懷特海德飾演的
英國組合“單向樂隊”(One Direction)的成員,“哈卷”——哈里·斯泰爾斯,由偶像歌手向實力演員的轉型。
杰克·勞登作為年輕的“老戲骨”,英國戲劇界“大腕兒”,《敦刻爾克》不過是他演繹生涯中普通的一站而已。
1995年出生的湯姆·格林-卡尼,將自己的大銀幕處女秀獻給了《敦刻爾克》。和
除了演員年齡的還原,還有道具的還原。
為了真實,諾蘭決定采用真的海軍驅逐艦,而不是利用電腦三維動畫技術(CGI)來打造海戰場景。
最終,他們在現代海軍博物館借到了瑪麗布雷澤號(Maille-Breze)驅逐艦。
為了真實,諾蘭把IMAX攝影機安放在一架真的噴火式戰斗機的駕駛座艙和機翼的位置,讓攝影師和演員一同漂浮在水中進行拍攝。
即使作為觀眾,我們早已知道,《敦刻爾克》的結局,一定是以成功告終的軍事撤退,但在銀幕暗淡,燈光重新亮起的一刻,你絕不會感到勝利的喜悅,只有劫后余生的疲憊與慶幸。
這次北影節有機會再次放映《敦刻爾克》,錯過去年大銀幕的朋友們,祝你們好運,在搶票“廝殺”戰中,能突出重圍,贏得一席之位。
對于沒看過的觀眾,觀影影廳的推薦是“杜比>IMAX>普通影廳”。(真不是打廣告)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