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票房繼續發力 贏在主題更贏在口碑
公立學校學生獻唱
由薩基特·喬杜里執導,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的印度電影《起跑線》正在熱映。影片首周票房斬獲1.34億,第二周依舊保持著不俗的票房勢頭,蟬聯同檔期新片第一,更打破“非阿米爾·汗”印度電影在國內的同比最高紀錄。影片聚焦當下熱門的教育話題,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闔家觀看,并發出“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的感慨。年輕觀眾同樣被吸引,認為看完有所收獲,“橋段設計都挺有趣,贏在主題上”。
人物有溫度主題有深度 贏在起跑線
《起跑線》沒有華麗特效,也沒有流量明星,上映以來卻憑借同檔期最強口碑貢獻了傲人的票房表現,成功逆襲為清明檔的一批黑馬。
故事關于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塔為讓女兒上個好學校,演繹現代版“孟母三遷”,結果“空降”陌生環境的不適,卻引發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各種烏龍事件。印度電影特有的輕松喜劇敘事手法,滿足了相當一部分觀眾的娛樂需求。而影片所討論的教育問題,又彌補了國內這類電影的空白,讓有不同需求的觀眾找到了個性化的選擇。
很多觀眾從中獲得強烈代入感,認為從故事到人物都非常接地氣有溫度,“反映現實,貼近生活,可以捧腹大笑,也可以含情脈脈,不是流水線的作品,而是用心的電影”。
對于印度媽媽米塔夸張的擇校焦慮,不少人笑著笑著就心酸了,表示“想起了我們做父母的心情”、“可憐天下父母心,開心的同時也是滿滿的感動”。
片中的印度爸爸拉吉也同樣打動了無數觀眾,他起初不惜搬進貧民窟以“偷取”貧困生名額,但在跟善良的鄰居希亞姆一家接觸后有了不同的感悟,思想和行為前后轉變,貢獻了片中一次非常振奮人心的轉折。不少人認為他最后的選擇充滿正能量,“或許就是那份真切到徹底的善良,不帶任何虛情假意,所以才能感動觀眾”、“突然有那么一瞬,感覺到靈魂被強烈的震撼,瞬間臣服!花錢看這種電影,值得!”
提供現實指引 年輕觀眾深受感動和啟示
《起跑線》不止有笑點和感動,更重要的是在諷刺喜劇的包裝下提出對教育的反思,讓人把電影里的思考帶到電影外,產生與現實的呼應。如何選擇下一代的教育及未來、如何找到自我、選擇人生,電影中拉吉夫婦面臨的抉擇,其實每個人都會面對。
印度爸爸拉吉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在映后激發眾多觀眾參與了話題討論,有年輕觀眾反觀自身,“一路看下來劇情百轉千回,銀幕這頭的我百感交集,不知有朝一日能給我的孩子什么”。也有年輕觀眾反思當下人的教育觀,“家長為什么要把自己想的強加到孩子身上,功利教育最終只會讓人迷失”、“教育的意義究竟何在,教育不僅僅是孩子,對父母也是教育”。
事實上,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陷入了“功利”和“急進”誤區,可能把自己的追求、甚至遺憾強加給孩子尋求補償,也可能對教育的認知過于片面,一味強調學校教育,而忽視了自身對于孩子人格建立的示范作用。《起跑線》借印度爸爸拉吉的行為給出了指引,不少年輕觀眾覺得看完有所啟發,“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是做人的真善美那條線還在不在”、“特別真實,展示了美與丑,正與惡,適合青少年去看看”。
拉吉夫婦參觀學校拉吉員工分享喜訊米塔與鄰居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