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小冰人》演繹武則天時期的說媒鬧劇,定位九零后到底侮辱誰
3月15日,電視劇《大周小冰人》網絡上映。這是一部在網絡文學平臺千挑萬選出來的小說作品,進行的影視化改編。因為這種“千挑萬選”,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它的故事藍本已經代表了網絡小說的較高水平。
不過,從目前《大周小冰人》呈現出來的劇情質量來看,如果這就是網絡小說的至高水準的話,那我們這些年的網絡小說,真的如著名編劇宋方金在著述《給青年編劇的信》當中所言,網絡小說,都是垃圾,基本沒有精品。
這部《大周小冰人》講的是武則天時期(大周),女官媒和男私媒誤打誤撞,最終終成眷屬,并且通過說媒的方式化解了一出政局動蕩。這種假裝依托在歷史之上,但是沒有一丁點歷史可信度的作品,實際上更像是一種憑空的想象,而想象幻化出來的內容則全然是胡扯的。當然,如果扯得好的話,也是有文學價值或者影視作品價值的。
反觀這部《大周小冰人》,從主旨內容上來看,毫無營養可言。這也是絕大多數網絡文學最為尷尬的地方。作為一部作品真正立得住的東西,主旨內容是重中之重。可是,我們絕大多數的網絡文學是沒有能力建樹主旨或者故意抽空自己的主旨的,人物都活在一個鬧劇的氛圍當中。
我很奇怪,為何這樣的文學小說能夠流通這么多年,甚至于還冠以網絡知名大IP的方式,最終滲透到了影視劇當中來。如果說網絡文學的讀者尚且缺少接觸更優質文學的機會的話,那影視劇的制片者們,并不應該是那些只有初中肄業文化層次的人才對。他們難道不會發現這類文學作品的先天畸形嗎?
《大周小冰人》屬于先天畸形的典范。主旨內容為零,人物全然架空在歷史之上,缺少真實的生活底色。而讓這樣沒有“人味兒”的影視劇故事運轉起來的唯一法則,竟然是無限次的鬧劇疊加。所以,在《大周小冰人》當中,我們看到了兩個說媒的當街大戰,一個說對方克夫,一個說對方不是男人。甚至于看到奇丑無比的女人花重金娶男人等等。
所有故事劇情,都建立在鬧劇基礎上,讓整部戲沒有任何真實可言。在具體的橋段實現上,導演也讓演員將各色人物演繹成了鬧劇的典范,是怎么夸張怎么來演繹。但這種夸張并未實現諷刺式的喜劇效果,只能成為演員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演技滑鐵盧。更讓人詫異的,導演可能覺得這樣就是喜劇了。如果導演真的就是這樣認識的話,我只能認為,中國影視從業者的基本水平尚且不如那批網絡小說的讀者群。
這部電視劇在某些地方的簡介上標明:定位90后。不知道這算不算給90后開的最大的玩笑。作為喜劇,任何年齡段的觀眾都會喜歡。當然,每個年齡段的觀眾都有自己喜歡的喜劇類型。但這些類型需要有一個共性特征,那就是能夠在喜劇內容當中看到一個真實關照的時代。《大周小冰人》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真實的時代關照,所有人物都是虛空的。這種泡影當中的鬧著玩,根本無法將喜劇包袱抖開。看這樣的泡影若是能笑,才是最大的后現代的諷刺。
所有劇情當中的泡影人物在耍活寶,就真的只能屬于爛劇行列了。若這部電視劇是根據網絡小說評選而出,已經屬于精品網絡小說的話,那宋方金編劇的話真的一丁點錯都沒有了:我們這些年,根本沒有生產出有價值的文學作品來,基本上都是垃圾。
繼而,我們有理由懷疑,所謂的網絡文學當中的優質IP,并非真正優質,而不過是在文學上、在影視編劇層面上都毫無營養可言的東西,不過是做足了網絡點擊的數據罷了。這幾年,中國影視劇開始進入大量的所謂IP劇,大抵都是質次價廉的東西。這批東西,掏空了自己,也掏空了影視行業。讓影視劇回歸現實,讓影視劇有個立得住的核心價值,讓人物活在真實當中,都是影視人的當務之急。對所謂的IP,避而遠之即可。
本文系用戶轉載自百家號-馬慶云,若侵犯您的權益,請反饋【mail#juqingba.cn】,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