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道拐》甘婷婷劉小峰共筑生命線
由中央電視臺、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黔北記憶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王馬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貴州向黔進黔森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貴州日報報業集團黔森影視工作室、上海三元影視有限公司、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聯合出品,張玉中導演,劉小鋒 、甘婷婷 [微博]、海一天 等實力演員主演的國際公路抗戰大劇《二十四道拐》將于9月9日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該劇首度將路橋與抗戰的概念相結合,講述了一個善于決戰疆場刺刀見紅的一流軍人
劉小鋒斗爭法西斯 領眾士兵共筑生命線
二戰時期,美國的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后,必然要經由“二十四道拐”所在的公路送達前線。在滇緬公路被封后,“二十四道拐”更是成為了中國戰區的運輸大動脈。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日軍對這條生命線既封又斷,抗戰士兵們只有不斷地對抗日軍來保路復路。
劉小鋒飾演的梅松,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從長沙前線回到了晴隆。他與盟軍美軍少校約翰并肩戰斗,與共產黨
二十四道拐劇照
面對敵人夜間的突然襲擊,民工和士兵不畏艱險地在槍林彈雨中搶修公路。士兵們在輸送物資時,不僅要小心日軍的各種襲擊,還要時刻注意險峻的山路。據歷史記載,“二十四道拐”路況極差,時常發生土崩,翻車非常頻繁,天天路過此地,都能看見有車翻倒在路邊。有時車里拉運的軍火還會發生爆炸,這條路天天都有死人。美軍士兵通過這條路時嘴里會不停地祈禱。士兵和民工們將保衛家國的信念深深印在腦海中,將溫熱的鮮血溶在道路上,將堅挺的身軀埋在崇山峻嶺中,他們用自己的靈魂守護著這條至關重要的生命線。
美中盟軍齊抗戰 《二十四道拐》展現反法西斯精神
該劇除了展現出以梅松為代表的抗戰軍人們不畏生死、英勇護路的精神外,還表現出了世界人民共同聯合抵抗法西斯主義的團結精神。
劇中,日軍將中國形容為垂死的病人,但是美軍和英軍在危急關頭為中國輸送的物資,將成為中國絕地反擊的關鍵。美軍少校約翰作為梅松的好友,雖然因為文化和觀念的不同會發生爭吵,但是因為共同的反法西斯信念,他信守著對梅松的承諾,冒著危險將被轟炸的橋面修好。美中空軍還共同開辟了“駝峰航線”,使貧血的大動脈重新生機盎然。這些都見證了反法西斯聯盟的友誼。
時值世界反法西斯七十周年,《二十四道拐》通過梅松等人的家國情仇展現了國際大背景下反法西斯與法西斯陣營的對決。不論是融合了抗戰士兵血肉之軀的“二十四道拐”,還是各國協力保護的盤江橋,它們都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抗戰的艱難,也代表了中美盟軍的英勇團結。《二十四道拐》將于9月9日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屆時將會為觀眾呈現出那段轟轟烈烈的歷史。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