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不曾遺忘的符號》開播首期,《滄海一聲笑》、《牡丹亭》跨界合唱
8月30日,網易云音樂正式上線首檔非遺音樂紀錄微綜藝《不曾遺忘的符號》,開啟“非遺曲藝+經典金曲”的破壁之旅。
首期節目《夢回牡丹亭》中,首發音樂人GAI周延前往蘇州,拜訪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周雪峰,并與90后青年昆曲演員劉煜全新演繹了《滄海一聲笑》,在年輕群體中引發熱烈反響。
俠客說唱遇上曠世愛情
昆曲發源于蘇州昆山,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節目中,GAI周延來到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近距離了解《牡丹亭·游園驚夢》。在周雪峰的講解下,他欣賞了最負盛名的曲牌“山桃紅”的現場演出;劉煜則介紹了常見的曲牌名,包括兩人合作時用到的“皂羅袍”。
圖:周雪峰與GAI周延欣賞《牡丹亭·游園驚夢》演出
“他害羞,就可以通過表情,就是很細微的一些動作表現出來,特別攝人心魄,讓我感覺特別有意思。”
GAI周延還饒有興致地穿上《牡丹亭》男主人公柳夢梅的專屬戲服,在周雪峰、劉煜的指導下學習了昆曲表演身段。
事實上,他和《牡丹亭》神交已久,此前作品中就有“一往無前虎山行”、“夢里花開牡丹亭”等歌詞。
《滄海一聲笑》和《牡丹亭》的破壁結合,事實上非常大膽。前者逍遙豪邁,不羈中釋放出俠氣;后者婉約孤情,柔美中浸潤著艷麗;江湖與愛情、極致的快與慢,是合二為一最大的挑戰。
“無論流行是怎么發展的,傳統的、民族的一直得扎根在這,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結合。”GAI周延說,融合后的作品會富有縹緲感,肯定有一部分年輕人會喜歡昆曲新的樣子。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在古樸典雅的蘇州園林,劉煜扮演的“杜麗娘”率先為《滄海一聲笑》開嗓。在高潮部分,她再次輕搖慢展折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整首歌在器樂上選用傳統民樂笛子,并以電子化的編曲打底,嘻哈與昆曲交織亮嗓,節奏上錯落有致,渾然一體。
“城市+非遺+音樂”三重奏
正片上線后,很多用戶都為節目的精妙編排和金曲新唱的創意所折服。上線僅1天,在網易云音樂播放量就超過400萬次,眾多用戶紛紛評論為創意叫好:
“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著實讓人驚艷,通過這種方式也能讓更多人了解到昆曲。”
“牡丹亭不應只在夢里,通過音樂的媒介可以讓它世代流傳。”
“傳統文化與潮流元素的碰撞,非常有意義,希望網易云可以把這個系列做下去。”
事實上,從策劃伊始,網易云音樂就將活化傳承作為重點,運用“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手段,讓昆曲、蘇州評彈、秦腔、粵劇、京劇、黃梅戲等非遺曲藝,從大眾層面的知道提升為看得到、聽得到,并引導更多人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中。
首期節目的編排模式,可以窺探平臺在打造精品內容過程中的巧思。從蘇州的城市文化和景觀開場,音樂人登門學藝、名家大師普及非遺文化的背景知識,最終才是新舊藝術形式的融合。
在音樂人從“游學”到“研學”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將城市文化、非遺文化、音樂文化等捏合在一起,用音樂的力量助力城市文化、非遺文化共同“出圈”。
圖:劉煜扮演的《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
在“帶流量”的同時,網易云音樂注重通過創新使非遺文化具備更長久的生命力。以昆曲為例,跨界合作屢見不鮮,但往往“曇花一現”,而音樂本身具有永久保存、反復收聽的特點。因此,《滄海一聲笑》和《牡丹亭》的完美融合,不會僅局限于微綜藝中,將在9月2日上線音頻版。
在此后的節目中,痛仰樂隊、馬伯騫、TizzyT等也將走訪杭州、西安、廣州等城市,繼續與盛小云、惠敏莉、曾小敏等非遺曲藝名家大師合作,推動非遺文化走進大眾視野。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