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相術》導演張濤:顧及觀眾眼睛,更顧及觀眾內心
由張濤導演,造夢師影業、七娛樂影業出品,悅圣影業、泰境影視聯合出品,如娛文化、七娛世紀全案營銷,七娛世紀獨家發行的電影《奇門相術》正在愛奇藝熱映。從映前開始,影片熱度就倍數發酵——抖音話題播放量超1.4億,上映前24小時預約量暴漲40萬,打破愛奇藝網絡電影日預約增長紀錄。不僅連日位居愛奇藝熱搜總榜第一,《奇門相術》在愛奇藝電影熱搜榜移動端、PC端、Pad端也齊齊位列榜首。
《奇門相術》于6月26日愛奇藝上線后,首日就力奪261萬票房,創愛奇藝2019—2020年度首日歷史最高紀錄,成為端午檔最熱電影。愛奇藝熱度峰值高達6198,愛奇藝電影熱播榜、飆升榜等四榜均位列第一。上線9小時抖音話題播放量超4億,首日總點贊量破900萬。影片各項數據口碑一路飄紅,給6月低迷的網絡電影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奇門相術》分為“地生”“天道”“人心”三個篇章,通過三段式結構的三個不同故事,“拒絕殺生”、“糟蹋糧食”、“妒忌生恨”的不同主題透析人性的不同側面。浪漫主義與魔幻現實主義相得益彰,從而引導觀眾向善、傳遞積極健康的正能量,直指人心善惡,表達深刻。
盡管影片故事發生在古代和民國,但卻具有充分的現實意義。正如從《民間奇異志》到《奇門相術》一脈相承的原創故事和東方式表達,這是導演張濤的創作自覺和表達野心。
“不是卡司,他對我來說就是演員”
導演張濤于1986年1月13日出生于河北,曾執導過《陰陽先生》、《道士出山》等一系列大熱電影。再加上《奇門相術》,可見三段式的故事結構似乎是張濤偏愛且熟稔的表達方式。
《奇門相術》以主線人物相士陰十三為依托,把發生在唐朝、明朝和民國間的三個故事有機串聯,形成一個統一又富于個性的完整表達鏈條。
故事最開始的契機源于張濤在公園目睹一次“浪費糧食”的生活日常。一位媽媽拿著點心喂孩子,孩子不由分說將點心掀翻在地,媽媽只無奈拾起,點心悉數進了垃圾桶。都市人這種對待糧食的態度給張濤不小沖擊,引發了他的沉默和思考,于是很快有了影片第二個故事的雛形:員外家的孩子“逆天而行”肆意拔村民秧苗,父母不加管教反倒助紂為虐,最終引發天怒,自食惡果。
“浪費糧食”的主題之外,張濤又援引一個真實發生的法制案例——一名小女孩因妒忌弟弟過于受寵而心生仇恨。他將其作為《奇門相術》發生在民國時的第三個故事。“人心叵測,‘鬼’由心生,心入了魔,人就成了‘鬼’。”這也是影片中張濤個人最情有獨鐘的一個故事。
再加上小時候姥姥反復講的關于“大蜈蚣”的傳說,張濤將其創作成影片中第一個村民殺生自生禍端的事件。三個故事各有側重,各有表達,融會貫通組合成《奇門相術》巨大的價值探討空間。
有真實故事和親身經歷打底,劇本順暢完成。《奇門相術》創新性以“說書人”的角色串起三個故事,主角參與影片敘事,同時又須用表演帶領觀眾入戲,這對演員演技上的要求和難度不小。
張濤導演給彭禺厶 講戲
張濤找來與自己已有數度合作的彭禺厶扮演神秘相士陰十三。彭禺厶經過多部作品的錘煉和磨礪,在表演上對于情緒的理解和轉換都做得很到位。
“不是卡司,他對我來說就是演員。”這無疑是來自導演的莫大肯定。
顧及觀眾眼睛,更顧及觀眾內心
見慣了世面上的大IP續寫、翻拍,張濤更傾向帶給市場和觀眾一些創新元素和新內容的沉淀。他自認,做“原創”是電影創作者的本分和職責,“甚至都稱不上是優點”。
在張濤看來,網絡電影目前已部分改善了在大眾心中的刻板形象,但進步更多來自于制作水準等工業上的提升,故事內容上的邁步和跨越成績屈指可數。“我們更應該做一些內容突破和發展創新。”
市場風向也正驗證著這種觀點。當前,網絡電影觀眾早已不再滿足簡單粗暴的感官刺激,價值觀表達愈發重要。“我們不能只一味顧及觀眾的眼睛,更要顧及觀眾的內心。”張濤早已篤定。《奇門相術》上線后,觀眾被調動大面積的思考和討論影片的深層含義,這是張濤樂于見到的結果。
張濤導演在片場
遠不滿足于熱鬧、懸浮的爽文套路和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奇門相術》真正帶有表達野心闖入網絡電影領域。張濤介紹,影片沒有所謂前6分鐘和密集high點的布局,就是按照劇本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呈現故事,依靠故事本身的內在戲劇張力,注重懸念的設計和懸疑感的打造。
商業和文藝的一種共存
專注人性與價值表達,但《奇門相術》也有其“商業”的一面。魯班機關術、蜈蚣群、巨型蜈蚣、花妖等奇門圖鑒,賦予影片在故事之外的“好看賣相”。另外,影片第一個故事主打奇幻概念,第二個故事走懸疑類路線,而第三個故事呈現出當前市場上少有的驚悚氣質。
張濤在劇本創作時就會自然而然考慮到這些商業元素的編排和運作,包括觀眾的接納點、市場的成熟度等。當然,吸引導演往下創作的還有引發思考的部分。在他最喜歡的第三個故事里,小女孩的心路歷程經歷了從天真到悲傷,從悲傷到憤怒,從憤怒又變成仇恨,從仇恨到沾沾自喜的炫耀,直到最后撒出了彌天大謊。
“第三個故事沒有特效,沒有動作場面,就靠文戲去鋪墊懸疑和驚悚感,讓觀眾隨著我們設置好的每個環節走,代入小女孩的心理,去體會她所經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跟著彭禺厶的客觀角度,用上帝視角去看待這些事情的發生和變化。”張濤細細闡述。
他繼而表示,電影作為一種傳播性的文化影像作品,創作者更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些人性回歸和正能量思想,讓觀眾洞悉。
作為屢次在網絡電影領域創造票房奇跡的導演,張濤對于《奇門相術》的預期分賬卻沒有太多設想。他的滿足感來自于劇本完成時自己的認可度,其次是影片在劇本基礎上的完成度,再就是站內觀眾的彈幕和評價。
網絡電影的發展,勢必要有人做出更新內容邁出第一步,改變大眾認知,讓觀眾知道網絡電影還有很多其他的類型片可以拍得很好。《奇門相術》作為張濤導演在兩年半以前所拍攝制作的作品,不僅前瞻性地預判到2—3年后的市場,至今仍能取得如此堅挺的成績,也深深值得當下的內容創作者反思。
“所以要通過我們的努力去讓觀眾改變對網絡電影的看法,而不是一邊叫嚷著要改變,一邊繼續原地踏步。”張濤誠懇滿滿。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